二與洛莉塔的不幸婚姻
如果有人在那個時候用棒子打在我的頭上,我都不會吃驚。我茫然若失,發覺我正麵臨人生道路的抉擇時刻,那個時候,我的心情真是非常痛苦。我該怎麼辦?我該轉向何方?
第五章卡耐基的婚戀曆程
前麵,我們了解了卡耐基的兩次失戀經曆。在此以後,他還遭遇到一次失敗的婚姻。但卡耐基在感情生活中的曲折,並沒有消磨他的精神和意誌,他沒有在失敗的婚姻麵前喪失生活的信心,他依然信心百倍地為自己的事業而奮鬥不止,並最終獲得了美滿的家庭幸福。
產品的廣告不真實,就會立刻失去顧客。
——曾憲梓戴爾·卡耐基視工作為生命,他似乎一直注重自己事業的成敗,他從事業的起點走向頂端,又滑入低穀,繼而又以自己的熱忱和智慧重振旗鼓,去完成以前的夢想。然而,他也沒有放棄對愛情和婚姻的追求,他時刻等待著能夠走進他生命中的女人。
在他幫助羅威爾·湯姆斯經營兩個巡回表演公司的事業遭到挫折後,朋友的安慰和信任又使他的煩惱減輕了許多,他決定徹底恢複信心,把他的事業重新推向巔峰。
這時赫蒙·克洛依前去他家拜訪。卡耐基在精神狀態稍好時兩人又進行了友好的交談,但克洛依發現老朋友戴爾再也沒有以前那麼有自信了,於是建議他去旅遊,並說人在沮喪之時換一個地方也許可以使精神振奮起來。於是他幫助卡耐基選擇了風光秀麗的瑞士。
卡耐基下決心出去走一趟,然而這美妙的瑞士之行既給他帶來了生命中的美妙時段,也為他日後的生活埋下了隱患。
當他到達瑞士首都伯爾尼時,那裏的朋友柯蒂尼夫婦已到機場迎接他了。柯蒂尼也是一位熱心卡耐基教程的支持者,他顯得倔強而自信,而柯蒂尼夫人則是矮小美麗,見到客人時還有點兒害羞。他們夫婦熱情地將卡耐基迎回家中。
在柯蒂尼家中,卡耐基受到了熱情的款待。吃完飯後。柯蒂尼對卡耐基說:“親愛的卡耐基先生,你來到這裏的消息使我們非常高興,這是我給你準備的在伯爾尼的旅行計劃,但其中有個小小的要求,就是請你給我們開一個小規模的演講會,我們瑞士各界愛好你教學課程的群眾組織,希望能親耳聆聽你的演講。”卡耐基接過計劃表愉快地答應了。
經過幾天的遊玩,卡耐基的心境比原先來的時候好多了,按照計劃他將在這兒舉行一個小規模的演講會。
演講會如期舉行。當地的很多人慕卡耐基之名紛紛前來,卡耐基心中有些許高興之感,這是他病後的第一次演講,而且是在國外,對他是一次很大的挑戰。
他發表了約十分鍾的演說,然後就開始回答人們的問題。他的十分鍾演講效果極好,引起人們的陣陣掌聲。卡耐基在瑞士向人們展示了他的風采。
這時,從會場站起一位身材苗條一頭金發的美麗女子提問道:“卡耐基先生,聽說你的課程在美國取得了很大效果,為何你為別人經營巡回表演公司反而遭到失敗了,這是因為你的能力不夠還是其他原因呢?”
顯然這個問題對初到瑞士的卡耐基有些不尊重,但麵對這個不友善的問題,卡耐基還是微笑著回答:“上帝是萬能的,上帝會讓每個人有失敗和成功的時候,而我卻不是萬能,在我沒有朋友參與的情況下安排演出隻能證明事情的倉促。關於這些我親愛的朋友羅威爾·湯姆斯已經回答了一切”。
演講結束後,卡耐基和柯蒂尼走出禮堂時,發現那位提問的女子正站在一邊微笑著注視他們,她的微笑真的美極了,兩隻漂亮的眼睛仿佛會說話,她的微笑似乎在說明些什麼。
卡耐基這時似乎被什麼東西迷住了似的,他立刻明白,許多年來他一直等待的是什麼了。他不由自主地向她走去,他發覺這個女孩很美很美。
這個女子自我介紹道:“我叫洛莉塔·包卡瑞,法國人,是包卡瑞伯爵的女兒,人們都叫我女伯爵。認識你真高興,卡耐基先生。”
卡耐基對這位女孩的第一印象很好,他感覺這位女孩與美國女孩有著迥然不同的文化修養,那種貴族式的氣質和現代婦女的進取心深深地吸引著他的注意力。
生意如果覺得沒有指望,而又無心經營時,就應當機立斷,了結殘局。
——邱永漢卡耐基與洛莉塔的相約,請她做導遊。洛莉塔愉快地答應了,並留下了她的地址。
回到柯蒂尼的家,卡耐基的神情仍恍恍惚惚。
第二天,卡耐基獨自一人按洛莉塔留的地址前去找她。
原來洛莉塔並不是居住在瑞士的法國貴族,而是居住在德法邊境上的一個貴族後裔,這次來瑞士的主要目的也是觀光旅遊,她也喜歡瑞士的風光。昨晚,她也對那位英俊、灑脫、開朗、睿智戴著一副淡色眼鏡的美國青年產生了一絲好感。她覺得聰明的背後肯定很富有。對卡耐基的這種認識,顯然對日後的感情培養不利。因為當她把是否富有看做為一個重要條件時,就多少削弱了情感的因素。
經過一番打扮後的洛莉塔比昨晚多了幾分嫵媚,看得出,她對卡耐基懷著很大的好感。洛莉塔將卡耐基介紹給她的舅舅全家後,兩人便告辭出來參觀伯爾尼的名勝。
洛莉塔告訴卡耐基她小時候曾經來過瑞士,所以對伯爾尼的景觀記憶猶新,因此帶著卡耐基四處觀光,同時也給他介紹一些自己知道的曆史知識和地理趣聞。
在一起觀光的日子裏,他們倆談了許多各自的情況和雙方感興趣的話題。洛莉塔從這幾天和卡耐基的接觸中,發現卡耐基是個談話的好手,他的勇敢、熱忱時時衝擊著曾受過貴族式教育的她,而且,她覺得美國一定是個很奇妙的國家。
而卡耐基這幾天也似乎生活在一片愉悅之中,瑞士宜人的風光和身邊這位美麗高貴的女子帶給自己失敗後不曾有過的歡樂。他仿佛覺得他等待多年的愛情已經到來,上帝安排了他來歐洲,也安排洛莉塔來到瑞士。
在伯爾尼參觀結束後,卡耐基建議去日內瓦遊玩,洛莉塔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他們參加了當地舉行的一個歡迎卡耐基的晚會,晚會的氣氛相當好,柔和的燈光,悅耳的音樂,使他們陶醉在舞步中,他們配合得非常好;舞步相當默契,第一次跳舞便似多年的老舞伴似的。
舞會結束後,卡耐基深情地吻了洛莉塔,這個吻很長也很動人,他們心中都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似乎命中注定他們應當相戀。
漸漸地,兩人就談論起婚姻問題。卡耐基和洛莉塔開始忙碌了,為結婚做準備。他們已經和一家教堂裏的神父聯係,安排了他們的結婚日期,這是在1912年的8月。
1912年8月16日,卡耐基挽著拖著長長的潔白婚妙的洛莉塔緩緩地走進了那家教堂。此刻,他的心中湧起一陣幸福感和神聖感。他覺得他的精神從此有了寄托,家庭生活比事業更加重要。
然而,婚姻並沒有帶給卡耐基幸福,他的妻子揭開婚紗後的第一句話不是祝福他也不是說“我愛你!”而是質問他:“你有沒有給清潔工小費?”
他內心的幸福感一下被衝淡了,有一種苦澀爬上他的心頭,他有一種預感:這是一場不愉快的婚姻。
結婚以後,卡耐基就隱約感到了這場婚姻的危機。
卡耐基和洛莉塔的蜜月是在凡爾賽度過的,以後他們便居住在那兒。卡耐基曾一度想把妻子帶回美國,因為那兒有他的事業和朋友,結了婚之後,他又逐漸認識到事業也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但洛莉塔堅決不肯,她認為巴黎是她的天堂。
真正的領導不是要事必躬親,而在於他要指出路來。
——[美]H.米勒卡耐基沒有與洛莉塔爭執,按照他的意願在歐洲居住下來,而且一住就是兩年多。和洛莉塔的相識的確使他心靈上的創傷有所愈合,歐洲美麗風光也令他神往,但卡耐基並沒有完全陶醉於此,他總是思念他的故鄉。
卡耐基漸漸感到了與洛莉塔在許多事情上的差異,而且婚後一段時間,洛莉塔似乎變成了另外一個人,卡耐基原先欣賞的她的貴族氣質卻是她壞脾氣的原因,她自視為貴族,看不起別人,她時常嘲諷卡耐基的各種行為。這對卡耐基的自尊和信心是一種打擊。
卡耐基開始並不把這些放在眼裏,他認為這隻不過是洛莉塔的小姐脾氣,過一段時間會慢慢地好起來的。
卡耐基沒有放棄對事業的追求,婚姻後不久,他就恢複了寫小說的信心,致力於《暴風雨》的寫作。但這時他的文章似乎顯得沒有靈氣。他經常寫不下去,寫一段東西得花上很多時間,因此他感到很沮喪。有時他在改寫文章中某段時要反複四十次,這一情形表明這段時間卡耐基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而洛莉塔又愛喝酒,如果和卡耐基出去喝酒的話,也許她還會克製。如果卡耐基推辭說要寫小說,她獨自一人去喝酒時,一定會喝得酩酊大醉。回來後還會撒酒瘋,破口大罵,全無一點貴族氣派,她會罵:“卡耐基,你這個混蛋,為什麼不陪我喝酒,隻知道寫你的小說,見鬼去吧!”
卡耐基這時隻好默不作聲,任洛莉塔辱罵和摔打東西,或者幹脆走出家門,到凡爾賽附近的公園和花園裏寫作,唯有寫作才是他真正的心靈寄托。
這時,卡耐基的心是孤獨的,他無法領略家庭的溫暖。原本期望的家庭生活並沒有展現在他的眼前,由此,他更加懷念他的故鄉。
家鄉的人們並沒有忘記卡耐基,當故鄉的瑪麗維爾民主報向他邀稿時,他立刻就答應了。他用他的筆寫下他想成為小說家的沉浮史並讚美故鄉的美麗。
卡耐基對巴黎有點漠然的感覺,雖然巴黎的風景很美麗,而且他的住所也非常之好,但他都沒有心情欣賞。他在當時寫道:
“我幾乎每天花一小時走過可能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公園及花園。可是我都漠然視之,因為那些是極端壓抑人性、實行苛政的國王的大皇宮。”
此時的洛莉塔似乎變得更加壞了,她的脾氣幾乎到了令卡耐基無法忍受的地方。她可以用尖銳的語言諷刺嘲笑卡耐基,有一次她嘲笑卡耐基的鼻梁太矮了。這幾乎要把卡耐基逼瘋了。
卡耐基麵對著生活的挑戰。心情惡劣,家庭的不和諧使他的作品在困境中完成。當他完成《暴風雨》時,心中長長地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