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一次到位,結果不移位—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 (2)(1 / 3)

但是,李開複很清楚,第一步的成功給他提供的隻是一個機遇,而不是一個答案,因為80%的識別率雖然已經很優秀了,但絕不是最佳的結果。而且,他已經公開發表了研究成果,每一個研究機構都會學習、使用他的方法,所以,如果李開複當時放鬆下來,不再做實驗,埋頭寫論文以求盡快畢業的話,別的學校或公司很快就會超過他。

然而,李開複不但沒有放鬆,反而更加抓緊時間研究攻關,甚至為此推遲了他的論文答辯時間。那時候,他每周工作七天,每天工作16個小時。這些努力沒有白費,最終,李開複把語音識別係統的識別率從80%提高到了96%。在李開複畢業之後,這個係統多年蟬聯全美語音識別係統評比的冠軍。

精益求精,才能做到最好。如果李開複當時在80%的水平上止步不前,而不去精益求精的話,他或許就不會取得之後輝煌的成果。

精益求精的反麵是應付了事、虎頭蛇尾。馬虎工作對組織造成的危害,要遠遠超過拒絕執行。糊弄工作的最終結果是讓自己成為“職場滯銷品”。

要做就做到最好,否則就讓給執行力更強的人來做。作為一名優秀的員工,做任何事情都要力求做到最好,即使是打掃衛生,也要打掃得最幹淨。從每一件小事情做起,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最好,不安於現狀、追求完美、精益求精,是成為優秀員工的必備素質。優秀員工的與眾不同之處就在於他們無論做什麼,都力求得到最佳結果。

【結果力訓練】

認真細致,精益求精。這是現代企業中十分看重的職業精神。如果一名員工不能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不能在工作中做到精益求精,那麼他就不可能是一個盡職盡責的員工。

任何一家公司要在競爭中取勝,每個員工都必須在工作中精益求精,確保工作萬無一失,隻有這樣才能生產出讓顧客滿意的產品,才能為企業創造長久的效益,才能保證企業的永續常青。那麼,作為一名員工,我們在工作中應該如何做到精益求精呢?

1.工作標準要遠遠高於上司的要求

工作中,上司通常會向我們提出一些工作要求,如果你隻是為了達到要求即可,那麼,你上升的空間會有很大的局限。因為上司給你訂立的通常是一般標準,如果你想成為企業裏比較優秀的員工,必須拿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給上司驚喜,上司才會給你更多的提升機會。

2.不滿足於平庸,追求最好

美國前總統麥金萊在得州的一所學校演講時說:“比其他事情更重要的是,你們需要盡最大努力把一件事情做得盡可能完美。”隻有不滿足於平庸,追求最好,才可能做得盡可能完美。沒有人可以做到完美無缺,當你不斷增強自己的實力、不斷提升自己的時候,你對自己的要求會越來越高,你取得的成就也會越來越大。

將1%的失誤化解,才會有100%的結果

對於企業管理而言,領導者與員工的思想狀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生產作業的狀況。如果你承認“做事情總會出差錯”的觀點,那麼問題往往會出現。質量管理大師克勞斯說:“如果你將良品率預定為85%,那便是表示容許15%的錯誤存在。”這樣,你肯定不能提高產品的質量。

100件事情,如果99件做好了,一件未做好,那這一件事就有可能對公司及個人產生影響。

一個初出茅廬的畢業生應聘到一家私營企業從事外貿工作,他每天都認真地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複印、傳真、打電話、接電話等,這些很瑣碎的事情他從來都不嫌麻煩。

公司的王經理是搞貿易的行家,所有的股東都視他為公司的中流砥柱。有一天早上,王經理叫這個畢業生去銀行彙一筆錢給一個客戶,這個畢業生接到任務後馬上帶著準備好的對外付彙材料到銀行,趕在下班之前將這筆錢彙給了客戶。當時他檢查了金額、日期、發票、合同後便交付銀行。銀行工作人員審核後,依照程序辦理購彙付彙。

沒想到第二天中午,畢業生就被經理叫到辦公室。他的臉色很難看,第一句話就問:“你給客戶付款的賬號寫的是多少?”畢業生馬上意識到賬號有可能出了問題,仔細對比後,他發現因為賬號是客戶方麵通過短信發給自己的,而他在填彙款賬號的時候,最後一個數字正好換行,他沒有把短信繼續翻下去,故而漏掉了末尾的一個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