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半途(1)(1 / 3)

——忘記是什麼時候,道聽途說還是在哪本書上瞧見過。有時候人類有種莫名其妙的抵觸感,對於自己並不熟悉的事物。但實際上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那些一直以來被討厭著的顏色搭配、食物的口味、異性的性格類型……其實都是自己所喜歡的。隻是彼此並沒有機會了解。因為人類都是固執的,隻相信自己第一直覺的生物。

下午三點一刻,我接到栗岩打來的電話。此時此刻還是多雨的夏季,玻璃窗外的天空一陣白一陣黑,令人捉摸不透。宿舍裏發酵一股濃烈的黴味,幾個頭隱藏在電腦顯示屏後麵一動不動。我則是捧著一本書翻來覆去地看不下去,然後開始無聊地想象,屏幕後麵的那些臉,現在該有的表情。在他們的對話裏我得出“今天又是遊戲四倍經驗日子”的結論。

半小時後,電話結束了。我回味著剛才所有的對話,均透露出一種不著邊際的無力感,如同一枚鬆軟的失去銳氣的鈍角。栗岩她,依舊沒有跟我提那本書。

書的名字我印象深刻,《ZOO》,動物園,作者是乙一。半年前栗岩借給我看。她遞給我書的時候眼睛閃閃發亮,像是隱藏了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我局促不安地朝她笑了笑,除此以外我做不出任何親密友好的舉動。

我們隻不過是認識了小半年,無法做出更加親密的舉動。連對話都是那樣幹巴巴沒營養。諸如“謝謝”,“啊……又見麵了……”或者“一起去食堂吃飯吧”。這已經是最豐富的情況。

那本書起初被我扔在抽屜裏,閑暇時翻開來瞥幾眼。故事大多很長,氣氛詭異,我卻沒有讀下去的耐心,於是心煩氣燥地扔回去。到最後上麵長出了鬆綠色的黴斑,一點一點。寂寥的形狀。書的封麵挺奇怪,大片純粹的黑夾雜著猩紅,爬著九個莫名其妙的動物……我在之前壓根沒看過任何日本作家的小說,潛意識裏覺得他們過於注重遣詞造句,包括詞句的優美感和創新度。

宛如一片迷霧的森林,我隻能看清大概的模糊輪廓,至於裏麵到底長了怎樣稀有的生物,完全看不到……也不想知道。

就如同栗岩。

看上去是非常普通的大學女生,我在大學一年級的下半學期才認識的她。我們的認識有點俗套而有驚無險,地點在學校的圖書館。有一天我去那邊裝模作樣晃蕩的時候,不小心碰翻了她放在桌子一角的一杯白開水,四周投遞來意味不明的目光,這讓我覺得焦躁不安。

栗岩她看了我幾秒,右手握住眼鏡的支架——她的指甲塗著鮮豔的櫻桃紅,卻意外地給人樸素邋遢的第一印象,這還真是奇特。後來我去裏麵轉了轉,拿出一本中國當代作家的長篇來看。正巧她對麵的位置空著,於是我順理成章地坐過去。

也順理成章地和栗岩聊了幾句。那時是冬季末。

“你熱愛文學麼?”這是她和我說的第一句話。

“……也不是……我隻是隨便看看,檢閱下學校的圖書館有什麼值得一看的書……”

“那你選的這本書會很艱澀。”

“我並不知道……我看這封麵蠻有趣。我愛看內容新奇的小說……比如鬼魂,宇宙,機器人……”

“那我給你推薦一本吧。”

“好啊。”但我在心裏卻是暗暗地罵了句“見鬼”。

如你所料她推薦這一本短篇小說集。她說圖書館裏沒有她要推薦的書,讓我等在社區的門口。然後自己急匆匆地趕去宿舍特意拿過來,讓我覺得很不好意思。有點奇怪的是,我們的初次見麵,沒有涉及到任何關於姓名、所在班級或者諸如此類的查戶口問題。她問我喜不喜歡看推理,我說還好了,並且自誇自己的邏輯推理能力還算可以。她隻在一旁傻傻地點頭笑。我們就像是認識了很久的老朋友,有一茬沒一茬地隨意搭腔。講到最後誰也收不住,兩個人氣喘籲籲地說“餓死了,去食堂吃飯”。真正的一拍即合。

然而我們並沒有因為那頓飯而變得熟識起來。

之前看過一些熱門的青春小說,裏邊描述的“因為打翻了手中的飯碗,濺得人家(異性)一身汙漬後道歉而變熟悉,到最後又傳奇般地戀愛”,又或者幹脆是“走路迎麵對接目光,然後一見鍾情”……諸如這種天方夜譚般的離奇情節,在現實生活中是沒有的。

事實上我和栗岩非但沒有任何進展,好像還有點萎縮的狀態。我們隻是偶爾碰見點頭微笑,以表示彼此有過一點點可憐的交情。但那種幾率非常小,學校非常大……唯一有可能遇見的地方是離宿舍區最近的那個食堂。

我看到她在幾個窗口前漫無目的地來回走動,最終停留在花椰菜那裏。她年輕的臉上閃過一絲笑。不過我沒敢上前去拍她的肩膀,“喲,吃飯呢……”我覺得不合適,並且我害怕她突然問起我,“對了那本書看得如何了?是不是特帶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