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要做,但你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則,因為一味地容忍隻會換來別人對你更大的傷害。
人們常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馬善”是說馬溫馴,而“人善”指的是除了人溫馴、沒有反抗的性格之外,還包括熱忱、善良、厚道、心軟、服從、軟弱、畏縮及缺乏主見等。
不過,畏縮及缺乏主見的人可能有硬脾氣,雖然是個小人物,但不合他脾氣的話,他一樣是聽不進出,也指揮不動他,這種人反而不一定會被人欺。最易被人欺的,都是有善良及溫厚特質的人,也就是“好人”。“好人”因為一切與人為善,不爭不搶,不使手段,不會拒絕別人,因此反而常被利用。像作戰時,冒死犯難打前鋒,不顧生死救同胞的,大部分會在“天堂”見麵。而怕死奸邪狡詐的,反而躲在後麵。
好人要做,但你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則,因為一味地容忍隻會換來別人對你更大的傷害。“好人”是應該受到尊重和保護的,但是在弱肉強食的生物鏈裏,“好人”反而會成為受害者,這實在很悲哀。這樣說,相信很多“好人”心有戚戚焉。“好人”應該保持好的特質,沒有必要使自己變壞。偶爾吃些小虧也不必過於在乎,權且把它當作做好人的“代價”好了。況且,要好人不“好”也不太容易,但是麵對險惡的社會,“好人”還是要有保護自己的方法。
“好人”應該怎麼保護自己呢?
首先是確立自己待人處世的原則。人有了原則,自然會有所為,有所不為。例如寧可送人錢,但不借人錢;我不犯人,但不容許人犯我;寧可舍身救人,也不幫助邪佞小人……這都是原則。有了原則,對別人的要求就不會照單全收。但如何堅守原則卻也是“好人”的困擾所在,因此還要有拒絕的勇氣,如果能拒絕別人幾次,別人自然就不敢隨便向你提出無理或有害於你的要求。
讓人了解你的處世原則,可以采用事前打“預防針”的方式,這樣就會在事先封住別人的所求。這種方法是在日常行為當中,適時地“透露”一些自己做事的原則,這樣不經意地會給別人一些禁忌,以免一有什麼事就找到你的身上。“預防”為主,會讓你省卻許多麻煩,畢竟開口說“不”,對一個好人來說更難一些。還有一點要說明的是,待人處世的原則要以明辨是非與獨立思考的能力做後盾,否則就會拒絕不應拒絕的事,接受不該接受的要求。
其次是適度的抗議和生氣。有些人以欺負“好人”作為生存的手段,因此當你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時,要有勇氣抗議,但這種抗議必須有氣勢,不必得理不饒人,但要充分表達你的立場。至於生氣,也不必鬧翻天,但要讓對方了解你的立場。一般喜歡捏軟柿子(欺負好人)的人,心都是虛的(因為他不敢去欺負“壞人”),因此你的抗議和生氣會產生相當的效果。人性有令人悲哀的一麵,那就是欺軟怕硬。所以,你做好人沒有錯,但一定注意不要把善良和軟弱混為一談。
但是,應該怎樣去表現你的抗議與生氣?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弄清楚你自己的感覺和看法。譬如,有人想左右你對某件事情的反應,請記住你也一樣有權利決定自己的反應。你也可以要求別人暫時停止做某些行為。不要為你的要求覺得抱歉,如果這些要求沒有馬上受到重視,你至少要設法讓他知道這種行為讓你有多不舒服。
將這些原則變成習慣,你可以避免許多混雜的事情。總之,要不被人欺,就要武裝自己;不必去攻擊別人,但必須能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