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川地鱷潭 第五十三章獨闖鱷潭(2 / 2)

看著太乾披著黃色帳篷布一步步順著我們係下去,

“對麵離這兒有一百多米,繩子長度根本不夠。”金鎖又提出了一個異議。

“這條登山繩三十多米長,是三股繩子合力擰成的,你看,我們隻要把它分開,三條繩索係在一起,就可以了。而且這種登山繩的品牌絕對信得過,支撐住你的體重完全沒問題,更不要說我們了。”說完,我們三個人一起動手,將繩子劈開了,最後鏈接成了一條一百多米長的繩索,將它的一段係在了一塊大石上,固定好。

太乾披著黃色帳篷布,一步步順著繩索下到了鱷潭裏,很快就不見了他的蹤影。我和金鎖在上麵雖然看不到鱷潭中具體的情形,隻能通過聲音來判斷,但是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兒,誰也不敢說話,屏氣凝神。

鱷潭中撕咬的聲音還在繼續,不過萬幸沒有愈演愈烈的架勢。而係好的登山繩也有了動靜,開始朝著遠處蔓延。

我手心捏了一把汗,並非是我不相信太乾,而是我太了解鱷魚這種生物了。鱷魚算是這個星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了,至今也有兩億多年的曆史了。當地球於恐龍稱霸時,鱷魚就已經遍布全球的各個角落了。時至今日,那些強大的恐龍家族滅絕已經有6000多萬年了,而鱷魚還依然生活在地球上的許多地區,其形態、生存方式並沒有太大的變化。有的人也專門研究過,為什麼恐龍都滅絕了,這種生物卻能活下來?

鱷魚屬於脊椎動物的爬蟲綱,現存有25種左右,其中尼羅鱷、凱門鱷、揚子鱷等,都是是其中的翹楚。鱷魚的全身一般都被一層厚厚的角質骨板所包裹。平時喜歡棲息於河流、琥珀、沼澤中,或生活於丘陵中的潮濕地帶。鱷魚屬獵殺肉食性的動物,其捕獵的對象隻要能入口的,幾乎沒有它們不敢吃的。

而鱷魚的捕獵方式,絕對是動物界最狡猾的一種,行動遲鈍的鱷魚卻能夠經常捕捉到行動迅速的各種魚類、鳥類、小型哺乳類動物,足以說明鱷魚生存戰略確有獨到之處。據觀察,鱷魚平時總是靜靜地躺在水邊,一動不動,遠遠看去就象一節飄浮在水麵上的樹樁,隻露出一對鼻孔和眼睛,耐心地觀察著水麵和陸地上的東西。

自然界中的鱷魚捕捉獵物的方法也非常特別,每當鱷魚發現岸邊有可捕食的小動物時,聰明的鱷魚會馬上將身體躲到水麵下麵,然後慢慢地朝小動物所處的方向遊去,慢慢接近目標,趁其不備時突然從水中一躍而起,將小動物一口咬住,用力將其拖向水中將它溺死,然後痛痛快快地飽餐一頓。

有人認為鱷魚在捕捉獵物時還會使用尾巴擊打被捕捉的目標,但鱷魚采用這種方式捕獵的可能性是比較小的。鱷魚的尾巴雖然粗壯有力,猛掃過去足以擊傷被捕捉的目標,但鱷魚追擊獵物的速度較慢,如果受傷的小動物爬起來後拚命逃竄,到口的食物就完全有可能跑掉了,這種事情對於鱷魚來講,是絕對難以容忍的。因此,鱷魚不大可能采取一種沒有太大把握的捕獵方法。但鱷魚在與旗鼓相當對手進行搏鬥時,倒是有可能使用它那粗壯有力的大尾巴的。

因為相對於非洲獅、美洲虎這類猛獸,鱷魚的行動相對較為遲緩,在與它們發生衝突時,難免會受到包抄到其側翼的非洲獅、美洲虎這類猛獸的攻擊,此時尾巴作為一種長距離攻擊的武器,可以在相對較安全的距離上打擊來犯者,如果一尾巴掃過去,能夠打的對方鼻青臉腫,同時尾巴別被對方咬住,自然是很不錯的事情。

鱷魚沒有與同為爬行動物恐龍一起滅絕,用事實證明了鱷魚的生存方式確實可以避免6000多萬年前發生的導致大量生物滅絕的災難。通過對現在生存著的鱷魚的觀察,不難總結出作為肉食動物的鱷魚具有以下一些特點:

首先,與非洲獅、美洲豹這類猛獸相比,鱷魚在捕獵之時更加善於等待最佳時機,講究用最少的體力消耗獲得獵物,這種捕獵方法較之於6000多萬年前那些依賴自己的高速度奔跑追捕獵物的霸王龍等食肉恐龍,從表麵上看似乎場麵不夠壯觀、熱鬧,但卻可以利用最少的體力獲得食物。當自然界中由於種種原因造成食物極度短缺時,捕獵時體力消耗少的特點就會有助於其度過漫長的艱難歲月。

其次,鱷魚在平時的運動量較少,相應的食量較之其它同體重的食肉動物也要小的多,對食物的吸收利用率極高,並具有很強的抗饑餓能力,這也有助於其度過食物極度短缺的歲月。

最後,鱷魚之所以沒有滅絕,是由於鱷魚的很多捕獵對象本身就沒有在6000多萬年前的那場全球性的大滅絕災難中被滅絕,這其中包括多種魚類、蛙類、水鳥類、龜類、小型獸類等等。雖然大災難減少了鱷魚可捕獵的對象,但大災難本身也減少了鱷魚種群的數量,使得幸存下來的鱷魚依然能夠得到必要的食物來源,因此,鱷魚才得以逃脫了整個種族被滅絕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