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結局 第十三章養氣福地(2 / 2)

隋東傑縱然傷心,也不敢怠慢了,爬起來就跑。金鎖更是不甘人後,太乾推了我一把,我們並肩跑了起來。但是隨著我們往深處跑去,這些頭頂上的亮光就好像是路燈似的,竟然一路在我們的頭頂亮起。

太乾見我神色凝重,已經預感到了不妙。他右足在牆壁上輕輕一點,躍到了半空,手中的短劍疾刺,插入了頭頂的青磚之上。隨著短劍刺入,頭頂傳來了一陣類似於女人似的慘叫,還有黃褐色的液體留下來,腥臭無比。

金鎖捂著鼻子:“誰們家的茅房炸了?”

眼看這些亮光無窮無盡,我也放棄了逃跑,站定了腳步說道:“誰身上帶著火呢?把酒精給我,快!”

隋東傑不敢怠慢,左遷死後,所有的補給裝備都在他這裏,我們下水前又重新分配了一下。他趕緊找出了酒精燈和打火機。我將所有的酒精燈都砸在了地上,喝了聲:“太乾,快過來!”太乾蹭蹭幾步竄過來,隨後,我點燃了酒精燈,拉上眾人就跑。

我心裏也很清楚,這東西也隻能暫時擋一擋這些東西。一直跑出了好遠的一段距離,我們才驚魂未定地停下來休息。

“張哥,那是啥啊?”

“美人蟲。”我提起這些東西來,也倍感後怕。我仔細回憶這關於這種蟲子的傳說:據說它們不過一指粗細,翅膀上有兩隻形似人眼的圖案,可以在黑暗中發光。不過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種蟲子之所以得名美人蟲,是因為它們扇動翅膀的聲音,如同一個妙齡女子說話唱歌,仿佛銀鈴搖曳,煞是動聽。

在傳說中,美人蟲生長在北疆極寒之地,靠食人肉度日。在冰天雪地之中,它們扇動翅膀模仿女人的聲音吸引路過的男子前往查看。而俄羅斯人,管這種蟲子叫做魔鬼蟲,也有西方洋人直接稱呼它們“美杜莎”。

隻是不知道為什麼這裏的美人蟲可以靠聲音殺人,想必是獨特的生存環境所造就的吧。

聽完了我的講述,大家都多多少少地放鬆了一些。在這種環境下,恐懼多來自於未知。既然知道對方是什麼東西,也就未必有那麼可怕了。何況現在看來,我們暫時逃脫了美人蟲的地盤。

“這一路上也沒見到劉老爺子的屍體呀,該不會出事了吧?”

金鎖的一句話點醒了我。劉一氓本領再高,憑一個人的本事闖過美人蟲的地盤還是不大可能……這一路上,也沒有見到有關於他的線索。難道他還在前麵。

“張哥,你看著是啥呀?”隋東傑舉著手電,似乎是發現了什麼。

我們急忙快步走過去,卻發現這裏是一組組的壁畫,每一幅畫都色彩斑駁,但是大體內容還是可以看出來。在這種地方,壁畫是獲得線索的重要途徑。欣喜之餘,我仔細端詳著每一幅畫麵,力爭不錯過任何的細節:

有關於這個地方,要從很早之前說起了。自從在重慶滅掉明玉珍,劉伯溫鎖龍後。朱元璋深深懂得了利用輿論造勢的重要性:明玉珍不過跳梁小醜,手下兵不過萬,將不過百就敢稱帝,原因全在於那條龍。為此,他也設立了一個頗為神秘的組織。

這個組織,在曆史上的重要性可能要超過大明王朝赫赫有名的錦衣衛,雖然她籍籍無名,這主要歸於她的隱秘性。而朱元璋本人,則稱這個組織為“所”。隻有一個字,音同鎖,其真正的目的便是要尋找龍,將其鎖住。

劉伯溫本不想將始祖累公遺留下的鎖龍訣外泄,但是難敵朱元璋淫威,隻好屈從。他在朱元璋的授意下,統率“所”,兢兢業業。不過,鎖龍的目的隻是困住龍,不讓它為惡。但是朱元璋卻並不滿足,他似乎是為了顯示自己是天命所歸,要求將所有惡龍斬絕。

劉伯溫幾番苦勸,朱元璋卻認為劉伯溫早已對自己起了異心。由此,他決定讓劉伯溫的勁敵李善長接掌“所”。可惜劉伯溫誓死不從……一直到後來的淮西派與浙東派相互傾軋,朱元璋死後……“所”才得以保存了下來,而執掌大權的,正是劉氏族人,劉伯溫的次子劉璟。

後來明王朝曆經燕王靖難、土木堡事變等幾次大的變故,雖然劉家族人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但是“所”卻得以幸存。最後好道的嘉靖皇帝覺得“所”低俗,索性改為了“養氣福地”,意求長生。

後明朝覆滅,劉基後人承襲誠意伯爵位的劉孔昭深知大明危在旦夕,戰亂之時將自己祖傳的鎖龍訣傳給了族人。此後曆時數十年戰亂後,滿清一統天下,而這時候,卻有一個極不穩定的因素困擾著清朝的統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