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麵不知心。——《增廣賢文》
孫臏,戰國時期傑出的軍事理論家和指揮家,齊國人。他小的時候家境貧寒,長大以後跟著鬼穀子學習兵法,因學習勤奮,精心鑽研,深為老師所喜愛。
但他卻遭到了同學龐涓的妒嫉。後來,孫臏經墨翟推薦,與龐涓一起為魏王效力。
一次,龐涓設酒宴與孫臏談論兵法,孫臏對答如流,還提出了一些問題,使龐涓“不知所出”。後來在魏王麵前試兵布陣,孫臏又將龐涓的陣法一一識破,而且還擺出精巧陣法,使龐涓“茫然不識”。
龐涓本來就嫉妒孫臏的才智,如今孫臏來到魏國,對他的地位已構成了嚴重的威脅。於是,龐涓便施用詭計,誣陷孫臏私通齊國,並以省親掃墓為由,準備叛魏赴齊。魏王不辨真偽,就將孫臏革職,由龐涓去問罪。
龐涓本想殺掉孫臏,但想起《孫子兵法》尚未到手,就假惺惺地裝起慈悲來。他對孫臏說:“魏王本要判你死罪,是我再三懇求才改為刖足黥麵。”心誠意善的孫臏信以為真,殘疾的他就為龐涓默寫了《孫子兵法》。幸好龐涓的一位家丁把真相告訴了孫臏。
可是,孫臏已經肢體殘疾,如何才能逃脫龐涓的魔掌呢?想來想去,他終於想出一條妙計。
有一天,孫臏裝起瘋來。隻見他披頭散發,痰涎滿麵,時而大哭,時而又大笑。龐涓聞訊,親自趕來察看,孫臏更是“瘋性”大發,表演得惟妙惟肖。
龐涓仍有疑心,於是又叫人把孫臏拖到豬圈,送酒食試他。孫臏將酒菜打翻在地,反而嚼食遞給他的糞便,龐涓這才信以為真。
眼看著孫臏如今已變成了行屍走肉,龐涓漸漸地放鬆了警戒,任孫臏在豬圈裏爬來爬去。
後來,齊國救出了孫臏,然後任命孫臏為軍師。公元前341年,孫臏終於設計殺了龐涓,報了深仇大恨。
古語有雲:“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麵不知心。”雖然我們不能用這種不信任的心態對待所有人,但世間確有心懷叵測之人。在匆忙而又平凡的歲月中,也許我們就是別人加害的對象。為人處事謹慎小心,韜光養晦,不露鋒芒,以博大的胸懷接納別人,不行不義之事,這樣就能避免別人的不平與氣憤。同時,在理解的基礎上對不同的人設置不同的交往尺度,或許就到達了“安全”的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