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許敬宗的話後,太上皇李淵看到了麵色發青的大唐皇帝李世民,此時他才意識到剛才他的情緒失控了,把憋在內心裏好多年的話,當著群臣和各國使節的麵,對李世民說出來了。他頓時感到後怕不已,於是他借著許敬宗的解釋,借坡下驢道:“許愛卿說的對啊。想當年漢高祖劉邦被困白登城,大仇到死都不能報;曾經突厥頡利可汗屢屢犯我大唐邊境,掠我大唐子民,今日我的兒子世民竟然滅了大突厥汗國,生擒突厥頡利可汗為我獻舞,我將大唐社稷托付給世民,是對的啊。世民如此優秀,以後我還有什麼可以憂愁的呢?”
聽到太上皇李淵如此說,大唐皇帝李世民的臉色逐漸的緩了下來,麵容稍霽(ji),恭恭敬敬的對李淵說道:“請父皇放心,朕肯定能將這大唐江山社稷打造的穩如泰山,讓我大唐百姓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紅火。”
太上皇李淵哈哈笑道:“如此,我有兒子世民,我就可以安享晚年,安享富貴了。”
太上皇李淵和大唐皇帝李世民關係融洽,整個含元殿內頓時氣氛為之活躍了起來。
大唐皇帝李世民看到身穿彩衣的頡利竟然停了下來,麵露不悅的說道:“頡利,今日是你為上皇,獻舞的日子,你怎麼停下來了?怎麼不跳了?”
頡利看到李世民那可以殺人的眼神,心中一顫,下意識的又扭動起身子,又笨拙的跳起舞來。
李世民收回了目光,猛然見看到了坐在百官前列的衛尉少卿——馮智戴,於是李世民對馮智戴說道:“馮愛卿,聽聞你們嶺南人擅長詠唱,今日右衛大將軍頡利為太上皇獻舞,你來詠唱一曲如何?”
馮智戴急忙站起身,躬身行禮道:“臣遵命!”
之後,馮智戴就站在大殿正中的空地上,和著音律,吟唱了起來。
太上皇李淵聽到李世民竟然稱那位吟唱的嶺南人,為馮愛卿,他頓時想到了自己當政時,北方的大敵是突厥,而南方則是嶺南馮家。這位吟唱的人,來自嶺南,還姓馮,他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嶺南馮家,於是他開口向李世民問道:“這位年輕人是?”
李世民又抬起了頭,挺起了胸膛,說道:“這位吟唱的年輕人,是我大唐衛尉少卿馮智戴,他的父親是嶺南馮家家主馮盎(ang),他是馮盎的嫡長子。”
太上皇李淵頓時一愣,隨即驚呼道:“獻嫡子到長安為人質,難道嶺南,嶺南馮家也被你收服了?”
李世民卻沒有回答李淵的問題,而是頗有感慨的說道:“胡越一家,曾經的胡人可汗頡利為太上皇獻舞,越人少主馮智戴為太上皇詠唱,這可是從古至今,都沒有的榮耀啊。太上皇今日覺得如何啊?”
李淵感慨道:“建成、元吉不如你多矣,他們都不如你啊。”
觥(gong)籌交錯,酒至半酣,李淵突然興致高漲,大喊一聲:“今日高興,來人,上琵琶來。”
經過李世民暗中允許,立刻有宮人為太上皇李淵端上來了一副上好的琵琶。李淵撥動了琴弦,調了調聲音。
李世民看到李淵興致很高,便也脫掉外袍,高興的說道:“上皇,欲彈奏琵琶乎?朕願意為上皇伴舞。”
言罷,李世民就揮了揮手,頡利被帶下了大殿,馮智戴也退回了自己位置上,重新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