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以毒攻毒(1 / 2)

這個推斷得出,李玄自己也嚇了一跳,他沒有想到,這個時候,李世民就已經屬意晉王李治為大唐儲君了?這才是貞觀九年啊,曆史上,晉王李治卻是成為了大唐儲君,承繼了大統,但是李治繼承儲君之位的時候,可是貞觀十七年,那可都是八年之後的事情了。李玄是怎麼也沒有想到,這個時候,李世民就屬意李治做大唐儲君了,這麼早就開始準備了。而讓李玄更想不到的是,其實在貞觀五年,太上皇李淵、大唐皇帝李世民就已經開始聯手準備了。

李玄既然猜出來了李世民的心思,他肯定要想辦法將晉王李治留在大唐帝都長安城的。看著口口聲聲喊著大唐律,咄咄逼人的南方士族官員們,麵露為難的大唐皇帝李世民,李玄內心裏也感到十分為難。

此時的大唐政治格局是十分平衡的,皇帝和大臣們是彼此製衡的,大唐皇帝李世民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大臣們卻可以依靠大唐律去約束皇帝。此時的政治格局,並不像後世明清時,皇帝大權獨攬,獨斷朝綱,天下的權力都集中於皇帝的手中,皇帝想怎麼做就怎麼做。此時的政治格局是大唐皇帝和天下三大政治勢力——關隴貴族、山東豪族、南方士族共治天下,如果大唐皇帝李世民妄想獨攬大權,乾綱獨斷,關隴貴族、山東豪族、南方士族那是都不會允許的,門下省會封駁大唐皇帝李世民的詔書,宣布李世民下達的詔書無效的;尚書省則會集體抗議,拒絕執行,到時候,就是大唐皇帝李世民再震怒,也是沒有任何辦法的。

如果說李世民想讓自己的詔書走出皇宮,下達出去,那就隻有一個辦法:詔令符合大唐律,征得關隴貴族、山東豪族、南方士族的一致同意。而這是一個需要彼此協商、彼此妥協的過程。

可是此時,是無論如何都協商不成的。大唐皇帝李世民雖然有他長遠的考慮,有必須要把晉王李治留在大唐帝都長安城的理由,但是按照大唐律是十分不合規矩的,三大政治勢力也肯定是不會同意的。

如果真按照三大政治勢力的要求,讓晉王李治離開大唐帝都長安城,大唐皇帝李世民內心裏也肯定是不會願意的。好不容易,為大唐選出來了一位德才兼備的儲君,卻讓晉王李治到封地成為藩王,這絕對會讓大唐皇帝李世民難以接受的;

而此時李世民也不願意暴露自己相中的大唐儲君是晉王李治的意圖的,如今時機太不合適了,如果李世民推出晉王李治做為大唐儲君,支持太子承乾的關隴貴族、支持魏王李泰的山東豪族、南方士族,肯定會鬧翻天,一直抵製李世民做出這樣的決定的。大家費了那麼多的心血,彼此都爭鬥了這麼多年,最後他們各自支持的太子承乾、魏王李泰都沒有成為大唐儲君,卻讓晉王李治摘了桃子,成為儲君,三大政治勢力,誰都不會心甘情願的?到時候,關隴貴族、山東豪族、南方士族必然會聯合起來,抵製大唐皇帝李世民,抵製晉王李治的。李世民和李治也必然會麵臨著來自四麵八方的明槍暗箭的進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