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行過冠禮,還滯留大唐帝都長安城,不走的,除了晉王李治,還有誰?不就是一個魏王李泰、蜀王李恪嗎?蜀王李恪廢人一個,背後沒有任何勢力支持,可是魏王李泰可就不一樣了,李泰可是由山東豪族、南方士族聯合支持的。這南方士族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本想驅趕晉王李治,競爭儲位潛在的隱患,沒想到最終卻連帶魏王李泰一起驅趕出去了。
朝堂上,蕭禹等南方士族的官員都麵露懊悔,心中暗暗後悔不已,崔幹、盧承慶等山東豪族的官員,也是都看著自己的盟友南方士族,都麵含抱怨。
關隴貴族主事、吏部尚書長孫無忌一看,知道機會來了,急忙站出來,高聲的上奏道:“永安王、秘書監蕭禹所言極是,臣懇請陛下,按照大唐律,將行過冠禮,如今仍在我大唐帝都長安城中的,除太子殿下之外的諸位皇子們,都派往他們各自的封地,以維護我大唐律法,以利我大唐江山社稷,以利我大唐百姓。”
朝堂上,關隴貴族集團的其他官員,也紛紛站出來,附議長孫無忌。
整個關隴貴族的官員們都知道,隻要把除太子承乾之外的魏王李泰等大唐皇子攆出大唐帝都長安城,攆往他們各自的封地,那麼大唐太子李承乾的儲君之位,必然穩固異常,到時候,不管是誰,都無法動搖的。這是出身南方士族的秘書監蕭禹主動送上來的機會,他們絕對會把握住機會的。
蕭禹等南方士族的官員們頓時麵如土灰,出身山東豪族的官員們則麵如土灰的同時,內心裏對蕭禹抱怨不已。
大唐皇帝李世民知道這是永安王李玄猜透了自己的想法,替自己解了圍,可是他卻不能真的按照李玄所說的,將魏王李泰、蜀王李恪、晉王李治都派往各自的封地去。晉王李治,那是自己精心挑選的繼承者,大唐的儲君,他是絕對不會願意將李治派往並州的,他要將李治留在自己的身邊,悉心教導,將李治培養成為一位優秀的儲君,優秀的繼任者。
於是,李世民雙眼含淚的對朝堂上的眾位大臣說道:“眾位愛卿,你們中的很多人,和朕一樣都是做父親的人啊。你們的兒子都可以留在自己身邊,朝夕相處,為什麼朕的兒子,卻都要派往外地,不能留在朕的身邊呢?朕也希望和自己的兒子們朝夕相處啊。大唐律,朕不願違背,可是法外是有情的啊,難道眾位愛卿,就不能理解理解我這位做父親的心情,讓朕的兒子,能夠留在朕的身邊嗎?”
李世民的話,讓整個大唐再一次陷入了沉默。
自從漢武帝開始,中原王朝尊崇的就是儒家理念,而儒家反對的就是嚴刑峻法,而主張以民為本,崇尚忠孝仁義。在法律之外,是有法外開恩之說的,隻要是大忠大孝大仁大義之舉的,即使違背了法律,整個輿論,也會同情、支持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