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與陌生人接觸需要避免的錯誤(1 / 1)

雖然很多人素以自信著稱,但是很多人不知如何接近“陌生人”,這一點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那麼,生活中,如何結交陌生人呢?在親近陌生人的過程中,我們必須注意避免下麵幾種錯誤:

(1)揭露對方的錯處或隱私

心理學研究表明,誰都不願把自己的錯處或隱私在公眾麵前“曝光”,一旦被人曝光,就會感到難堪或惱怒。因此,在交際中,如果不是為了某種特殊需要,一般應盡量避免觸及他人避諱的敏感區,避免使對方當眾出醜。必要時可委婉地暗示對方,自己已知道他的錯處或隱私,便可對他造成一種壓力。但不要過分,隻需“點到為止”。

有這樣一個事例。在廣州著名的大酒家,一位外賓吃完最後一道茶點後,順手把精美的景泰藍食筷悄悄“插入”自己的西裝內衣口袋裏。服務小姐不露聲色地迎上前去,雙手擎著一隻裝有一雙景泰藍食筷的綢麵小匣子說:“我發現先生在用餐時,對我國景泰藍食筷頗有愛不釋手之意。非常感謝您對這種精細工藝品的賞識。為了表達我們的感激之情,經餐廳主管批準,我代表酒店,將這雙圖案最為精美並且經嚴格消毒處理的景泰藍食筷送給您,並按照酒家的‘優惠價格’記在您的賬簿上,您看好嗎?”那位外賓當然聽明白這些話的弦外之音,在表示了謝意之後,說自己多喝了兩杯“白蘭地”,頭腦有點發暈,誤將食筷插入內衣口袋裏。並且聰明地借此“台階”說:“既然這種食筷不消毒就不好使用,我就‘以舊換新’吧!哈哈。”說著,便取出內衣口袋裏的食筷恭敬地放回餐桌上,然後接過服務小姐給他的小匣,不失風度地向付賬處走去。

(2)張揚對方的失誤在社交中

誰都可能不小心弄出點小失誤,比如念了錯別字,講了外行話,記錯了對方的姓名和職務,或者禮節有些失當等。當我們發現對方出現這類情況時,隻要是無關大局,就不必對此大加張揚,故意搞得人人皆知,使本來應被忽視的小過失,一下子變得顯眼起來。更不應抱著譏諷的態度,以為“這回可抓住笑柄啦”,來個小題大做,拿別人的失誤在眾人麵前取樂。因為,這樣做不僅會使對方難堪,傷害其自尊心,或者引起他的反感或遭其報複,而且也不利於樹立自己良好的社交形象,容易給人留下為人刻薄的印象,在今後的交往中可能會使別人對你敬而遠之,產生戒心。如果把每個人的失誤都當成笑柄,自己也就成了製造笑柄的人。

過早說深交話

在交往中,我們結識了陌生人後,即使對陌生人有一定好感,但畢竟是初交,缺乏更深切的本質性的了解,不宜過早與陌生人講深交、討好的話,包括不要輕易為陌生人出主意。這很可能會導致“出力不討好”。一旦陌生人按你的辦法做了卻行不通,就可能以為你在捉弄他。即使行之有效,他也不一定為幾句話而感激你。所以,除非是好友,否則還是不說為妙。

(4)強人所難

有些事情,陌生人認為不能做,而我們認為應該做;或者對於某事,我們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而陌生人卻又認為不該做,或做不了。這時不要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他。強人所難,是不禮貌,也是不明智的。

(5)說話不看時機

有的人說話時旁若無人、滔滔不絕,不看陌生人臉色,不看時機場合,隻管滿足自己的表現欲,這是修養差的表現。說話應注意對方的反應,不斷調整自己的情緒和講話內容,使談話更有意思,更為融洽。

俗話說:龍生九子,個個不同。人與人的性格、忌諱是各不相同的。在生活中,隻要你試著放鬆起來,表現出熱情大方而友好的姿態,敞開心扉,這樣你就能與陌生人打成一片。俗話說:“沒有不認識的朋友,隻有沒有與之打交道的陌生人。”隻要你把握好與對方打交道的機會,就算你身在異地也不會感到孤寂。

一語搞定陌生人

從某中意義上說,每一個人對於我們來說都是陌生人。我們同每一個人的接觸都是從陌生到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