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從一開始就讓陌生人說“是”(1 / 1)

奧弗斯特教授在他所著的那部《影響人類行為》一書中說過:“一個‘不’字的反應,是最不容易克服的障礙,當一個人說出‘不’字後,為了自己人格的尊嚴,他就不得不堅持到底。事後,他或許覺得自己說出這個‘不’字是錯誤的,可是,他必須考慮到自己的尊嚴,他所說的每句話,必需堅持到底。所以讓人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往正麵走,這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的形態在這方麵表現得很明顯。當一個人說“不”,而且真心如此時,他所做的又豈是所說的這個字而已。他整個都會收縮起來,進入抗拒的狀態。通常,他會有微小程度的身體上的撤退,或撤退的準備,有時甚至明顯可見。簡言之,整個神經、肌肉係統都戒備起來要抗拒接受。相反地,一個人說“是”時,就絕無撤退的行為發生。整個身體是在一種前進、接納、開敞的狀態中。因而,從一開始我們愈能誘發“是”,便愈有可能成功地攫住聽眾的注意力。

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是個風趣的大孩子,他一向光腳不穿鞋,40歲時已光頭禿頂。可是,卻跟一個19歲的女孩子結了婚。他對世人的貢獻,有史以來能跟他相比的不多。他改變了人們思維的途徑,直到今天,還被尊為曆來最能影響這個紛擾世界的勸導者之一。

他運用了什麼方法?他曾指責別人的過錯?不,蘇格拉底決不這樣的。

他的處世技巧,現在被稱為“蘇格拉底辯論法”,就是以“是,是”作為他唯一的反應觀點。他問的問題,都是他的反對者所願意接受和同意的。他以特定的技巧,來引導對方作出一連串的肯定回答,到最後,使反對者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在幾分鍾前自己還堅決否認的結論。

因此,下次你告訴別人犯錯的時候,請別忘記蘇格拉底的這一有效的法則,問一些能引發別人作出“是”反應的問題。

因為,當對方這樣回答你時,這就表明你們之間的距離已經拉近了很多,也表明你非常了解對方的需求,而且還特別尊重對方。在這種互相了解的基礎之上,對方也會表現出十分溫和的態度,接納你,認可你。

然而,當對方以否定的方式,回答“不是”的時候,事情在這一刻就發生了急劇的轉彎,這就表明我們對他根本不了解,更談不上關心,在這種情況之下,對方自然會十分生氣,談話自然無法繼續下去。因此,在與陌生人交流的過程中,如果我們與陌生人打交道時得不到對方一個“是”的回應,我們最好想方設法不讓對方說出“不是”這個詞。

那麼,如何來讓陌生人對自己提出的觀點或者建議予以肯定,說出“是”呢?下麵提供一些小技巧,供大家參考。

(1)吸引對方的注意和興趣

為了讓對方同意自己的觀點,首先應吸引勸說對象將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設定的話題上。利用“這樣的事,你覺得怎樣?這對你來說,是絕對有用的……”之類的話轉移他的注意力,讓他願意並且有興趣往下聽。

(2)明確表達自己的思想

具體說明你所想表達的話題。比如“如此一來不是就大有改善了嗎?”之類的話,更進一步深入話題,好讓對方能夠充分理解。明白、清楚的表達能力是讓對方給予肯定回答時不可缺少的要素。對方能否輕輕鬆鬆傾聽你的想法與計劃,取決於你如何巧妙運用你的語言技巧。

提問題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什麼樣的發問方式比較容易得到肯定的回答呢?最好的方式應是:暗示你所想要得到的答案。

(4)創造出對方說“是”的氣氛

要千方百計避免對方說“不”的氣氛。因此,提出的問題應精心考慮,不可信口開河。

(5)動之以情

通過你說服對方的內容,了解對方對此話題究竟是否喜好、是否滿足,再順勢動之以情或誘之以利告訴他,不斷刺激他的欲望,直到他躍躍欲試為止。

想要讓對方說“是”,必須意識到說服的主角不是你而是對方。也就是議論,說服的目的,是借對方之力為己服務,而非壓倒對方,因此,一定要從感情深處征服對方。

所以,如果你與陌生人接觸,如果你想使自己說出的觀點得到對方的認可,最好的辦法就是用語言來誘導對方說“是”。

一語搞定陌生人

懂得說話技巧的人,會在剛開始就得到許多“是”的答複。這可以引導對方進入肯定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