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理世界和情感世界差不多同外在的客觀世界一樣奇妙而複雜,有時一句話反向說,可以促成對方正向的舉措,其中的奧妙就在於心理世界和情感世界的倏然變化——而怎樣變呢?這裏麵也有一些規律:人們生活在社會上,處在各種複雜的矛盾關係體中,一個人如何考慮問題完全是由自己的是非判斷和情感好惡決定的。隻要你事先了解了對方的情感好惡和是非標準,隻要你知道了對方處在社會關係網絡中的哪一個點上,你就可以根據社會平衡關係,或投其所好,或投其所惡,機動靈活地激發對方產生某種情感傾向和心理傾向,然後促使他按照這種傾向做出有利於自己的決策。這種辦事方法就是世人常用的激將上鉤法。有一位華貴的婦女去時裝店買衣服,對一套時裝產生了很濃的興趣,但又覺得價格昂貴,猶豫不決。
這時一位營業員走過來對她說:“您的眼光真是不一般,剛才某部長也看上了這套時裝,和你一樣,她也覺得這套時裝有點貴,剛走。”於是這位夫人當即買下了這套時裝。這位營業員很巧妙地抓住了這位夫人“自己所見與部長略同”和“部長嫌貴沒買,要與部長攀比”的心理,用“激將”的方法進而巧妙地達到了“讓這位貴婦買下時裝”的目的。1960年,美國黑人富豪約翰遜意欲在芝加哥為公司總部創建-所辦公大樓,為此他跑了多家銀行,但始終沒有貸到款。
於是,他決定先上馬後加鞭,設法將他的200萬美元湊集起來,聘請一位承包商,要他放手進行建造,他再想方設法籌集所需要的其餘500萬美元。假如錢用完了而他仍然拿不到抵押貸款,他就得停工待料。
工程很快開始並持續施工,到所剩的錢僅夠一個星期花銷的時候,約翰遜恰好和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的一個主管在紐約市一起吃晚飯。拿出經常帶在身邊的一張藍圖。正準備將藍圖攤在餐桌上時,那位主管對他說:“在這兒我們不便談,明天到我的辦公室來。”
第二天,當約翰遜斷定大都會公司很有希望給他抵押貸款時,說:“好極了,唯一的問題是今天我就需要得到貸款的承諾。”
“你一定在開玩笑,我們從來沒有在一天之內給過這樣貸款的承諾。”主管回答。
約翰遜把椅子拉近主管,說:“你是這個部門的主管,也許你應該試試看你有無足夠的權力,能把這件事在一天之內辦妥。”
主管微笑著說:“你這是讓我為難,不過,還是讓我試試看吧。”
結果非常理想,約翰遜成功地達到了自己的目的。試想,麵對不相識的人,想要謀求辦事的成功,約翰遜運用了什麼方法呢?其實很簡單就是在談話中暗示,他懷疑那位主管果真擁有那麼大的權力。主管聽了這話,感到自己權力的威嚴受到了質疑。那好,我就證明給你看!結果事情很順利的辦成了。
以激將法說服別人,務必找到並擊中對方的要害,迫使他就範。就這件事來說,要害是那位主管對他自己權力的尊嚴感。
可見,麵對陌生人,想要辦事成功,全在於心裏刺激的“度”掌握的怎樣,有的“稍於加熱”即可;有的則要“火上澆油”;有的隻需“點到為止”;有的可以“藏而不露”;有的則要“窮追猛打”……如果人們能把握好這個“度”,那麼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人群,無論麵對什麼樣的陌生人或者陌生群體,都會應付自如。
但麵對陌生人,運用激將法也要注意以下三點:
(1)激將要設法戳到對方的痛處
戳到對方的痛處能激發對方辦事的巨大力量。“激”,確切地說,就是要從道義的角度去激對方,讓對方感到不再是願不願意去幹,而是應該必須去幹。
(2)利用對方的能力、自尊和名聲激將
人都是要臉麵的,尤其是那些“有頭有臉”的人,於是人的自尊、名聲、榮譽、能力……便都可以作為“激將戰法”中的武器。
以言相激也必須掌握分寸
一味地苛求於辦事不利,也容易傷和氣。所以,分寸必須把握。
一語搞定陌生人
激將計主要是通過隱藏的各種手段,讓對方進入激動狀態(憤怒、羞恥、不服、高興)導致情緒失控,然後無意識中受到操縱,去幹你想讓他幹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