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都希望能輕鬆地說服他人,尤其是擔任說服職務的人,更有這樣的願望。但是千萬不要誤解說服力的本意,畢竟它與饒舌不同。有的人麵對素不相識的陌生人,能不費口舌就自然有說服力:有的人即使滔滔不絕,也沒有洗耳恭聽的聽眾。因此說服力並不取決於是否能言善道,而決定於能適時說出適當的言辭。
生活中需要說服的對象有很多,他可能是你的父母、你的上司、你的顧客、你的朋友、你應聘的主考官,你認識的人,或者你不認識的人……在生活中,隨時可能遇到要說服別人的情況,如果不掌握技巧,說服就難以達到理想效果,那麼說服口才的表達技巧有哪些呢?以下幾點供大家參考:
(1)調節氣氛,以退為進
從談話一開始,就要創造一個說“是”的氣氛,而不要形成一個“否”的氣氛。不形成一個否定氣氛,就是不要把對方置於不同意、不願做的地位,然後再去批駁他、勸說他。比如說:“我曉得你會反對……可是事情已經到這一步了,還能怎樣呢?”這樣說來,對方仍然難以接受你的看法。在說服他人時,要把對方看做是能夠做或同意做的。比如“我知道你是能夠把這件事情做得很好,卻不願意去做而已”;又比如:“你一定會以這個問題感興趣的”等。而很多事實也表明,從積極的、主動的角度去啟發對方、鼓勵對方,就會幫助對方提高自信心,並接受己方的意見。
(2)爭取同情,以弱克弱
每個人都有保護弱小的天性,所以當我們想說服比較強大的對手時,不妨采用這種爭取同情的技巧,從而以弱克強,達到目的。
善意威脅,以剛製剛
很多人都知道用威脅的方法可以增強說服力,而且還不時地加以運用。這是用善意的威脅使對方產生恐懼感,從而達到說服目的的技巧。
(4)消除防範,以情感化
一般來說,在你和要說服的對象較量時,彼此都會產生一種防範心理,尤其是在危急關頭。這時候,要想使說服成功,你就要注意消除對方的防範心理。如何消除防範心理呢?從潛意識來說,否則反會弄巧成拙。防範心理的產生是一種自衛,也就是當人們把對方當做假想敵時產生的一種自衛心理,那麼消除防範心理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反複給予暗示,表示自己是朋友而不是敵人。
(5)投其所好,以心換心
站在他人的立場上分析問題,能給他人一種為他著想的感覺,這種投其所好的技巧常常具有極強的說服力。要做到這一點,“知己知彼”十分重要,惟先知彼,而後方能從對方立場上考慮問題。
(6)尋求一致,以短補長
習慣於頑固拒絕他人說服的人,經常都處於“不”的心理組織狀態之中,所以自然而然地會呈現僵硬的表情和姿勢。對付這種人,如果一開始就提出問題,絕不能打破他“不”的心理。所以,你得努力尋找與對方一致的地方,先讓對方讚同你遠離主題的意見,從而使之對你的話感興趣,而後再想法將你的主意引入話題,而最終求得對方的同意。
一語搞定陌生人
說服別人最基本的要點之一,就是巧妙地誘導對方的心理或情感,以使其“就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