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忽然又是十餘載之後。
一道寬逾二千丈的瀑布之上,水聲隆隆,流動不息;有二人懸空而立,相隔對峙。
其中一人,赤發雙瞳,身量魁梧。一身破衲衣隨意披身,環繞三匝,似有霸氣肆意流動,鎮壓一切。曆數大道之途、無量眾生,罕有如此氣象者。
與他對峙那人,卻是一身華服,氣機非剛非柔,非動非靜。乍一望去似乎不若前者雄健霸道,但是其悠然獨立間,亦可稱一句“不弱於人”。
巫道,禦孤乘。
武道,席樂榮。
二人同時出手了。
在二人出手的一瞬,似隻是身形微微一顫而已,若非功行遠高於二人者,絕難看出所使神通路數。
直至半息之後,一聲錚鳴,二法之象方才顯露形跡。
席樂榮所使之法,明光瑩瑩,若聚若散。似是三道鐮刀之形,又像是三枚銅幣。自行旋轉,快慢不定。使將出去,宛若一柄飛輪。鋒芒之意,躍然迸發。
而禦孤乘所使,卻是青虹一劍,散發出刺目白芒,工整無暇。
兩道神通碰撞之後,席樂榮“三飛鐮”之形似乎被寒冰凝結,登時靈性大損。少頃,便化作冰晶簌簌落水,為大潮衝走,絲毫不存。
禦孤乘所使飛劍,卻並未潰散,而是形貌一轉,化作最純粹的墨色,再度直取中門。
席樂榮卻身姿不動。
感受到那明顯的封印之力後,他心中已明,斷然難以依舊例運轉神通。
隻見他閉上雙目,口中念念有詞。
就在飛劍及身的一瞬,席樂榮駢指作劍,口中一聲清喝!
隻見原先“三飛鐮”破碎之處,清光一合,豁然歿而複生,迅速回轉,截住禦孤乘之墨色劍。
這一道“三飛鐮”神通,予以人的觀感十分奇特。似乎並非一道神通道術被破除之後二度使用;而是近似於一種奇特的招魂之法,將原先那已然潰散的神通之形“接引”了回來。
“好!”
隨後便是一道疏疏落落的鼓掌聲。
禦孤乘、席樂榮二人同時收手。
這一聲喝彩,並非出自二人中任意一位之口。卻見數裏之外,一團水霧豁然破開。有一位氣度雍容之人,身處一座宛若晶球的結界之內,從容走來。
李雲龍。
禦孤乘、席樂榮二人並未現出絲毫驚訝之意,顯然他們早知李雲龍在一旁觀戰。
禦孤乘凝眸一望,麵上難掩讚許之色,道:“如此之快便助我走出了破局的第一步。下間除卻席道友,隻怕再無人能夠做到。”
席樂榮微微搖頭,道:“一來是道友未盡全力;二來是借鑒了道友法門秘傳,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其實不足掛齒。”
實則禦孤乘、席樂榮之間的比鬥,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
堅定了入世爭局之心後,席樂榮一身道術,果然融彙貫通。化用仙門手段,本身實力亦不至於打了折扣。
換言之,如今在大世界中的席樂榮,即便不依傍經營武域之法,同樣擁有完整的實力。
與禦孤乘相遇之後,二人交手,大致平分秋色,各自佩服。
自與席樂榮相遇,禦孤乘才正式著手《空蘊散神經》的修行。
《空蘊散神經》,當中有極深因果。
三卷齊聚,完整無缺之後,當禦孤乘明了本文,卻自然從經文之中獲得了第五道尊飛升之前的一點神意。
令人駭異的是,第五道尊瀕臨飛升之前,竟將自家所修劍道徹底否定。自稱雖然縱橫一世,終究未入真流。
其時禦孤乘心中震動可想而知。
《空蘊散神經》,其精妙之處已隱隱在巫道十二法之上,被禦孤乘許為自家三道機緣之一,氣運之所寄,沒想到竟被創法之人評之以“未入真流”四字。
劍道唯識,劍術唯心。
前四個字,乃是第五道尊之箴言;而後四個字,卻是禦孤乘推敲三卷經文之後,自家體貼出來。這也正是“一劍破萬法”之法門,於劍術真流最大的欠缺之處。
發現了這一點,以禦孤乘眼力之高,自然不肯是拾前人牙慧,將走不通的道路再走一遍。
隻是他雖然道緣驚人,又領悟了“劍道唯識,劍術唯心”八字宗旨。但若要憑借一己之力,將《空蘊散神經》顛覆改造,更進一步,終究難能。
恰在此時,席樂榮來了。
席樂榮的特殊之處在於,他雖道緣道基之高明,幾與禦孤乘並駕齊驅。但是他所持乃是武道之法,對於仙門手段一無所知,幾乎相當於一張白紙。正因為如此,他明明有著極高的道術根基與智慧,卻又不受任何既有觀念之拘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