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異象反複 拾取本來(2 / 2)

晨曦海麵,忽極明亮,如日中天。

楊顛為之一驚。

因為這一道耀目白芒,降落速度委實迅捷無論,較之先前險些擊傷他的電光尤有勝過。恍惚之間,他還以為前事波折並未了結,剛才的驚人天象要陰魂不散的再來一回。

但定睛一望,這三道白芒雖然耀目,但是並未對此地造成任何傷害,隻是好巧不巧的籠罩於季劄三人身上。

季劄、扶蒼、品約三人,原本氣如車輪,神意如電,一身精力鋒芒,都彙聚於水上轉動的那枚陣盤之上;但此時經由光芒一照,卻呈現一種在天中輕輕浮動的姿態,抑且目光也變得衝淡從容,仿佛在溫泉之中沐浴。

歸無咎麵色不變。

迎著時廣南三人問詢神色,隻淡淡道:“此間無事了。三位請回吧。”

時廣南麵色微動,楊顛、脫綸辛卻是不疑有他,一齊告辭。

歸無咎凝視季劄三人。

方才這一番變故,所有細節盡數收納目中,推演審度,歸無咎自信已明其本末因果。

這“元初玄境”之所以內外隔絕、難知如陰;內中緣法推演,之所以有一道莫名天塹;此間和紫薇大世界相望的景象,之所以有細微不同——皆是因為此地被一種混沌無序之力籠罩,隔斷探查,亦隔斷了外力侵染。

而季劄之法,強行施以演算,以過去推演現在,在其功成的一瞬,將這份“無序”擊穿了。此舉卻產生的極大的副作用,等若將這混沌的一界,定住了一瞬。

若是所料不錯,此時的紫微大世界,功行臻至道境以上的大能,若是有心觀望星辰天象,卻有可能發現某個不起眼的角落裏,多出了一粒微小的星辰。

通俗言之,等若茫茫宇宙中原本被隱去的一“點”,此刻突然顯現。

此法引來的後果,是可以預料的。

約莫一刻鍾之後,三道光華散盡。

季劄、扶蒼、品約三人,神氣恢複。三人旋即互相對視一眼,隻是神態與先時迥異,目光中又有無窮韻律變化。

本人的氣質,也有一絲若有若無的差別。

其實此時此刻,水麵之上那銅盤已經停止了轉動,靜靜立在旋渦中心位置的正上方;其上隱約有繁密的圖像呈現,很顯然是推演有緣之人,已經有了結果。

可是季劄三人,卻是對這件至關重要之事,熟視無睹。

季劄與扶蒼二人,相視一笑。

隻聽季劄言道:“我與扶蒼賢弟自金丹境起,並稱真魔二十四界雙雄,交手五十八次勝負各半。沒想到在這元初玄境之中,卻是被扶蒼你借助演示神通占得了先機。”

扶蒼眸中光芒起落一轉,晦暗升降為之一變,淡淡道:“一時之勝,未必是長久之勝,更何況今回純出於僥幸。當年湛崆界與循盧界‘靈童之爭’鬥到第三十場時,尚是季劄道友占了七成勝數。扶蒼能扳了回來,想來季兄你也不會就此服輸。”

二人所述,分明是進入元初玄境之間的舊事。

歸無咎暗暗頷首。

他猜測不差,經由那三道光芒連結,這三人如他一般,拾回了各自本來記憶。

季劄所言,是扶蒼不久前演示靈眸神通一事。若是出境之後識憶消散,那麼昨日突施冷箭下的一避或許真的不至於有甚不利影響;但是若覺醒本來記憶,帶著這一段履曆出界,這一避之心魔,反而是弄假成真了。

扶蒼目光又一轉,直視品約,意味深長的言道:“沒想到到了你我這等境界,韜光養晦、深藏不露之說,竟然真的能夠成立,並且能夠瞞得過諸聖門大能、鎮宗法器感應探查。”

“真魔二十四界中,季道友與扶某並稱斷代,餘子五六,相去甚遠,此為公論。沒有想到在第二階五六人中也不算拔尖的品約道友,竟然臻至這般境地。”

季劄亦道:“我與品約道友緣鏗一麵,沒想到卻是在接種神通的這一步相遇了。沒想到當代婆娑界的轉世靈童,竟能與我二人鼎足而三。”

品約淡淡一笑,道:“某並非刻意隱藏,隻是本人所持道術,進境先慢後快而已。我與季兄、扶兄也是神交已久,縱然沒有神通接種這一步碰上,將來隔界登門拜訪,也是數載之間的事。”

歸無咎聽得分明。

季劄、扶蒼、品約三人,分別來自所謂“真魔二十四界”中的湛崆界、循盧界和婆娑界。

其中季劄和扶蒼乃是舊識,交手次數極多;二人與品約,乃是聞名而未見麵的關係。

三人敘畢,似乎心有靈犀,一齊轉首望向歸無咎,目光異常冷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