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儉是一種原則,它不但適用於金錢,而且適用於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從有計劃地利用一個人的時間、精力到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節儉意味著自己和自己的時間與金錢的管理更科學,意味著我們一生所有的資源將被最好地利用。
世界上所有的文明都是人類創造的,而人類的重要法寶之一就是節儉。要改變個人的生命價值,改善一個民族的命運,維係整個社會的命運,就必須提倡節儉。
關於節儉,羅斯貝利勳爵認為:“所有偉大的帝國都必須遵循節儉的原則。”
以偉大的羅馬帝國為例,在曆史上,它曾經稱雄世界,是最偉大的帝國,它因勤儉而建國,當它奢侈浪費時,就開始衰退並走向滅亡了。
又如普魯士,在北歐,它隻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地方,但是它卻非同尋常,其原因就在於它的地形險要,它的居民都全副武裝。為了斂聚巨額財富,建立龐大的軍隊,弗雷德裏克大帝甚至以近乎吝嗇的節儉手段,命令普魯士勤儉節約。最終,節儉成了普魯士建立偉大基業的有力武器。由此發軔的還有今天的日耳曼帝國。
再比如法蘭西,它應當是最節儉的國家。法蘭西人是否把錢存在銀行,是否也像其他某些國家一樣去計算存款數額,這一點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在1870年這個災難的年頭以後,法蘭西頃刻間被外國軍隊擊敗,並因近乎天文數字的賠款而遭受重創,此時此刻,你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嗎?法蘭西人民把他們多年的積蓄統統獻給了國家,幫助國家在極短的時間內付清了巨額賠款和戰爭費用。以節儉建國的是羅馬和普魯士,而以節儉救國的則是法蘭西。
節儉是許多優秀品質的根本,更是創造財富的基礎,節儉可使個人的品性得以提升,而理性厲行節儉對人的其他能力也有很好的助益。一個人的卓越不凡也體現在節儉上,節儉的習慣表明人的自我控製能力,同時也證明一個人不是其欲望和弱點的奴隸,而是金錢的載體,是自己命運的主宰。
一個節儉的人有自己的計劃,他是勤勞、精力充沛、勤奮刻苦的,而且與那些奢侈浪費的人相比,他更加誠實。
節儉的人善於思考、善於計劃,而且他有自己的人生目標,也有很強的獨立性,所以節儉是人生的良師益友。
如果你能控製自己的欲望,並能主宰你自己,還有自力更生、獨立自主、小心謹慎、深謀遠慮,以及聰明機智和獨創能力等最重要的個人品質,那麼你就擁有了節儉的美德。也就是說,擁有了節儉的美德,你就有了成功的基礎,在未來必將取得卓越的成就。
關於節儉的話題,一位著名的成功人士頗有感受地說:“節儉隻需要常識和抑製自私享樂欲望的能力,不需要勇氣、智力和任何超人的本領作為基礎。事實上,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夠很容易地做到節儉。養成節儉的習慣無需很大的決心,而隻需一點點耐心和自我克製。自我克製者越節儉,節儉就變得越容易,他們為此所付出的努力就越快得到回報。因此,立即開始厲行節儉是養成節儉習慣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