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科學支配你的金錢(2)(1 / 3)

生活中常常會有各種意外、不幸以及一些不可意料的緊急事件發生,而這些意外都有小額的保險可供投保,我當然不是要你從澡盆滑倒到染上德國麻疹樣樣投上保險。但我鄭重建議,你不妨為自己投一些主要的意外險,否則,萬一有了麻煩,花錢事小,還會給你帶來不必要的煩惱,其實這些保險的費用都不貴。

比如說,有位婦人因為辦了醫藥保險,去年她因病住了10天院,出院後,僅僅收到了8美元的賬單。

不要讓保險公司以現金將你的人壽保險付給你的受益人

假若你投保人壽是為了讓人受益,那麼我奉勸你,絕不要讓保險公司一次性把現鈔付給你的家人。

手握許多現鈔的新寡婦會怎麼樣呢?紐約市人壽保險研究所婦女組主任馬利翁·艾伯利告訴我,她在全美國各地的婦女俱樂部演講,指出不讓寡婦領取人壽保險金,而改為領取終生收入的好處。她舉例說,一位收到兩千美元人壽保險金的寡婦,把錢取出來給兒子開創汽車零件事業。結果事業失敗了,保險金蕩然無存,她自己窮困潦倒。

她還提到另外一位寡婦,被一位油腔滑調的房地產經紀人所誘,把她的大部分人壽保險金拿來購買一些“保證在一年之內增值一倍”的空地。可幾年之後,她卻隻拿回最初投資的十分之一。

她又提到另外一位寡婦,在領取了15000美元人壽保險金的12個月以後,就已身無分文。她又不得不向婦女兒童福利基金會申請補助款撫養她的兒子。這樣的悲劇遍地都是。

“25000美元在婦女手中,平均不到7年就會全部花光。”這是《紐約時報》經濟編輯施維業·波特在《婦女家庭月刊》上所發表的文章中提出的。

《星期六晚郵》在其多年前的一篇社論中也說:“眾所周知,由於婦女多半未受商業訓練,又無銀行替她拿主意,所以她很可能在一些謀利的掮客向她進行遊說之後,就貿然把她丈夫的人壽保險金拿去購買不穩定的股票。很多律師和銀行家都能舉出類似的例子:節儉的丈夫多年省吃儉用存的終生存款,隻因為他的寡婦或孤兒相信花言巧語的騙子的話,頃刻之間就不名一文了。”

假若你想使你的妻子兒女在你死後過上好日子,你可以向偉大的金融專家J·P·摩根學習。他把遺產分贈給16位受益人,其中有12位婦人,他留給她們的全是有價證券,使她們每月都有固定收入。

如果要買保險,推薦你讀兩本非常有益的小冊子——《如何買保險》和《買自己的保險》。這兩本書在市場已難買到,但可以在公立圖書館借到。

教導子女養成對金錢負責的態度

《你的生活》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令人終生難忘。作者史蒂拉·威斯頓·吐特從銀行裏取得一本特別儲金簿,交給她9歲大的女兒。每當小女兒得到零用錢時,就將零用錢“存進”那本儲金簿中,母親則自任銀行。然後,每當她須使用一毛錢或一分錢時,就從賬簿中“提出”,把餘款結存詳細記錄下來。通過儲金簿,小女孩不僅養成了對金錢的責任感,還獲得了記賬的知識和樂趣。

這個辦法真不錯。假若你的兒子或女兒正在讀中學,而你也希望他們正確地處理金錢,鄭重向你推薦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這本書叫《處理你的金錢》——對十幾歲學生如何用錢,有很精辟實際的見解,而且從理論到實際無所不包。同時該書也提及如何準備預算,幫助他們念完大學。如果你有一位讀中學的兒子,你該讓他認真閱讀此書,然後再讓他幫我擬定一份如何節省開支的家庭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