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自製的技巧(1 / 1)

在你能夠培養出完美的自製習慣之前,你必須要了解“報複”的法則。我們在這兒使用“報複”一詞,其含義是指“回報”,而不是複仇,或是尋求複仇。

倘若我傷害了你,你一有機會就會對我報複。倘若我對你說了不公平的話,你將會用同樣不公平的話來報複我,甚至比我所說更甚。

另一方麵,倘若我幫了你的忙,可能的話,你將幫我更大的忙。

隻要能夠正確使用這項法則,我便能夠要你作出我希望你去做的一切事情。如果我希望得到你的尊敬,你的友誼,以及你的合作,我可以向你提供我的友誼及合作,然後獲得你的這一切。

有一次,拿破侖·希爾帶著兩個兒子——小拿破侖和詹姆斯前往公園,去喂園裏的小鳥和麻雀。

小拿破侖買了一袋花生,詹姆斯買了一包“乖乖”。詹姆斯突然想到要拿點花生看看。他在沒有得到小拿破侖的允許下,就自己湊過去抓了那袋花生。他沒有抓到,小拿破侖馬上施予“報複”,揮動他的左拳,重重地打在詹姆斯的下巴上。

這時候,拿破侖·希爾想到了關於“報複法則”的實驗,因此對詹姆斯說:“兒子,你拿花生的態度錯誤。打開你的‘乖乖’拿一些‘乖乖’給你的弟弟,看看有什麼結果。”

拿破侖·希爾費了一番工夫說服他答應如此做。

接著,發生了一件很特別的事。小拿破侖尚未伸手接過“乖乖”,就堅持把他的一些花生倒講詹姆斯的外衣口袋中。

這就是“報複”法則。小孩子們通過學習和運用這種“報複”法則,讓他們避免了許多次的打架。

倘若你能研究、了解及聰明地運用“報複”法則,你不久便會成為一個效率高並且成功的推銷員。

拿破侖·希爾的成功學認為,要想精通且有效地運用這項法則,第一步而且也許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培養你的自製。

你必須學會忍受各種懲罰及取笑,卻不能想要采取同樣的報複。

你必須知道,忍受這些,是你想要精通“報複”法則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當一名憤怒的人開始辱罵及嘲笑你時,不管是不是公正,切記:如果你也以相同的態度報複,那麼,你的心理程度將被拉到與那個人相同,即那個人實際上已經控製了你。

另一方麵,如果你拒絕生氣,維持你對自己的控製,保持冷靜與沉著,那麼,你相當於已維持了你的正常情緒,所以可經由它們獲得理智。

你會讓對方大吃一驚。你所用來報複的武器是他陌生的,所以,你毫無困難地就可以控製他。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是眾所周知的道理。

確切地說,你所接觸到的每一個人都是一麵心靈的鏡子,你可以從這麵鏡子裏清楚地看出你完整的心理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