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機緣不予雲灘妒 煙雨樓台入道由(1 / 3)

那嬰孩在穆家寄養,穆家夫人對其甚是愛護猶如己出,看著二嬰樂不可支,每日從了那穆老爺的吩咐,小心行事不敢張揚收留個孩童,隻是那嬰孩食量甚大,一日吃喝十幾次才不啼哭,那穆夫人和奶娘哪應付得來,隻得又四處尋找些待乳牛羊,給這孩子尋食。

莊人隻道是穆家有一個健碩嬰孩,比別人家孩子都要金貴些,若不是穆家家底豐實得很,也養他不大。

那嬰孩到了穆家一月便能口吐人言,鶯聲學語,半年許身體便如尋常人家一歲一般高矮,口齒俱全,食得糧米菜肉,更能點數過百,長到年許更是十足一個三四歲的孩童,把家中藏書一本本翻出來纏著穆家夫人學字辨識,隻把那穆家夫婦看得大聲稱奇。

這日那補之出來辦事,順路來看穆家大小,穆朝東急忙迎了出來,躬身行禮道:“不知道長,還是當初那般健碩,兩腮霞紅,年許不見又是滋養了不少,我這俗世之人真是羨慕不已,巴望著哪天也去道觀跟著道長清修,也混個長命百歲。”

那補之被說得如墜雲裏霧中,得意之色也是溢於言表,回禮:“施主說笑了,若是我有施主這偌大產業,也不在觀中吃苦了。”

穆朝東擺手陪笑:“怎麼道長平日如此的事忙,也來看我?”

補之得意道:“今下是走了一趟三清山玉京頂三清宮,回來路上途徑此地,便來看望穆施主一家安康。”

穆朝東對這三清宮也是耳聞過的,這宮觀乃是上清門戶的宗堂所在,玉京,玉虛,玉華三座峰聳立,那玉京峰頂倒懸一座山峰喚作三清台,兩峰頭頂立隻連接鬥大方圓一石,難以了然如何以一石之力托得山峰倒懸,那倒懸山峰底座上麵更是平坦石台營造殿宇寶塔無數,甚是玄妙,乃是個神仙福地。

那穆朝東想著仙山寶鏡,也是羨慕不已,急忙敬了茶水,問道:“道長這趟可是不近,卻不知是什麼要務。”

補之倒真是口渴,喝了大口下肚,又道:“我宗門大小觀宇,每年選徒入觀修行,都在此時,各地都送了薦表上去,若無觀中道長機緣收納報上宗門,便要一體送上三清宮甄選,就連那隨州應山王也是觀裏修習過的,他族中後裔成年便要送入觀中學個七八年才能下山。”

穆朝東連忙道:“也不知我家小兒日後能否也拜在貴觀的門下,習練些長生的法門,那就好了呀。”

補之苦笑道:“咱這三官觀在楚州倒不怎麼大肆收納弟子,觀中幾位師長都是看重機緣的人,不議根性高低,但求操守和善緣,遂也從不張羅這些送子甄選的事,有些豪門想要親近送子入道,卻也是吃了閉門羹,今年也隻報了那個撿來嬰孩收入門下,怕是過幾日就要來接他回去。”

那穆朝東一臉的失望,口中不斷恭維,道:“想來補之道長當年也是大德大賢之人,要不沒這福分可以入得觀中。”

補之聽得人誇讚更是一臉的歡喜,二人閑談好一會兒,才要看看那嬰孩是否康健。

穆朝東眼珠急轉,便道:“不急,我去準備些酒菜,道長也疲乏了,吃些酒肉再看那孩子不遲。”言畢便進去準備。

酒席擺上,穆朝東陪了幾杯才抱了那嬰孩轉出來,補之抱在懷裏稍看,見那嬰孩已然熟睡,倒是生得碩大了不少,便讓穆朝東領回,直吃喝到下晌才告辭回觀。

穆朝東一臉不舍送了出去,卻見穆家夫人轉了出來,穆夫人見老爺獨自回來,便急急上前問道:“老爺,方才那道觀中人要看寄養的孩童,你怎麼把咱家穆青兒抱了出去?”

穆朝東急忙掩住穆家夫人口舌,擒了她手到內間,關上窗門才開口道:“你別大聲,我這可是為咱孩子尋個天大的機緣幸事,這三官觀出來的可都是仙家神人,日後我們那孩子若是能入道,就算不能成仙,也是長生不老的天大好處。”

穆家夫人頓時便要哭啼,道:“老爺,青兒尚不滿兩歲,我哪舍得離身,況且幾位道長要的是那送來的孩子,怎會就抱了青兒去。”

穆朝東見她如此急忙安撫,道:“這剛出生的嬰孩都差不多,我便說青兒是那抱來的,也沒人會發覺。”

穆家夫人隻是不肯,道:“青兒和那孩子一般年歲,那孩子卻長得如此碩大,異於常人,日後被人家知曉必然要疑心,到時怕難以應對。”

穆朝東被說得惱了,道:“你這婦人真是麻煩,那孩子從沒出過屋門一步,也不曾有別人來看,怎會被人知曉調換了,那玄門道家是何等的身份,日後若是青兒如我這般機敏,必能有一番作為,說不定還能在朝堂上進出,那時我穆家想不昌達也難。”

穆家夫人垂淚道:“那抱來孩子卻要如何應對,我夫妻如何安心與他對坐。”

穆朝東鐵青了臉,悶聲道:“那孩子我自有處置,你隻要守好自己嘴巴,若托累得我穆家孩兒日後前程堪憂,我就休了你。”言畢便不顧穆夫人啼哭,甩袖而去。

穆朝東出得門來,左右尋思如何應對,雙手搓動已是打定主意。

夜半更深,他悄悄引了那孩子到柴房中,那孩子極是乖巧,隻道穆家父親要逗自己玩耍,掩住口鼻跟在後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