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福、韓壽聽著老爺、張天保二人的說話,都愣愣相望,這話怎麼這麼難懂呢,跟和尚打機鋒似的。
“伯父,萬物都是相生相克,可大多隻看到了相克,而忽略了相生。”在市場經濟中沉浸多年的張天保,更注重的協作共利。
“哦,那要如何才能相生相存?”一直以來官民關係勢如水火,韓守淨不是不願與民相依,而是不能。
“用‘雙贏’觀念取代‘零和遊戲’觀念,利己不一定要建立在損人的基礎上,通過有效合作,皆大歡喜的局麵是能夠實現的。”雙贏觀念已是市場經濟中的共識,張天保也能舉出太多的例子。可對於社會的管理,他毫無經驗,琢磨著用一個簡單的比喻加以說明: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民與就好比牧羊人與綿羊。牧羊人想要得到更多更好的羊毛,就必須善待綿羊,供給它精良的飲料,如果牧羊人企圖一次從綿羊身上得到太多,必然導致綿羊不堪重負,一隻孱弱的綿羊還能帶來什麼利益?”
“雙贏?你的意思就是不能涸澤而漁,而是要圍池養魚。”韓守淨拔拉著他那光溜溜的下巴,這些道理他如何不明白,可明白是一回事,做起來又是一回事。
試想,殺雞取卵,涸澤而漁那是多麼容易的事,動動手就能得到大筆的財源。而圍池養魚就麻煩太多,首先要建池蓄水,還得定期喂養。如果僅僅是繁瑣些也還好辦,多費點心思就是了。可最關鍵的是你得有養魚的本領,你得把青魚、鯉魚、鯽魚等等不同魚性的魚養在這個大池子裏,讓它們安居樂業,才能得到肥美鮮嫩的魚肉。否則,一旦各個魚層發生混亂,或有個疾病,那隻會血本無歸。
“唉,圍池容易,養魚難呀。”韓守淨重重地歎了一口氣,他初入官場之時,年青氣盛,滿腔熱血,何償不想做個為國為民的好官。奈何空有圍池之心,卻無養魚之術。漸漸地,也便隨波逐流,被官場這大墨缸染黑。
張天保也沒指望一次談話就改變韓守淨根深蒂固的觀念,他明白接下來應該向韓守淨展示他的養魚之術。張天保相信,隻要養魚有術,任何官員都不會涸澤而漁的,包括韓守淨。
“養魚雖難,但是長久發展之道。主觀為自己,客觀為社會,為了我們自己,也不得不學會養魚之術。”
事實比任何美麗犀利的說語都說服力。張天保也就沒有信誓旦旦地向韓守淨保證他的養魚之術,而是要用活生生的實事證明。
“主觀為自己,客觀為社會。”韓守淨反複默念著這句話。這才真正反應了個人坐標所在,人性是自私的,隻要每個人在為自己利益爭取的進修,能夠順帶有利於這個社會,那麼這個人就是有利於社會的人。這永比那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聖人之言更符合人性,更容易實現。
“真是個奇怪又有趣的小夥子。”韓守淨盯著張天保背影消失處,手撫著光溜溜的下巴喃喃自語。
×××××××××
“家家樂”米店的生意與初期相比,好了很多,略有贏餘,如果是一般生意人,能有如此局麵已經很滿意了。但張天保並不是一般的生意人,他非常不滿意目前的態勢。
經過觀察,張天保發現年輕人大多無暇顧及家務,買米的顧客以老年人居多。一袋數十斤重的大米,對於年輕人來說不算什麼,但對於那些上了年紀的人,就是一個大大的不便。
顧客的不便就是市場需求,顧客的需求就是商機。張天保決定抓住這一商機,作為霸占丹陽米市的契機,推出送米上門服務。
“送米上門?”林大用等瞪大了眼,嘴巴大大地張開著,像極了一群離開水的魚兒,他們可從未聽說過送米上門這一服務。
古代經濟不發達,競爭也要弱很多,大多鋪子都是坐等顧客上門,愛買不買都看顧客意願,鮮少有促銷手段。一些珠寶、絲綢行也會給某些大門大戶送貨上門,但那都是預付過貨款的。再說了,珠寶、絲綢都是大買賣,賺頭多,一個區區小米店,能夠有多少利潤,那還能支撐上門送貨呀。
張天保並沒指望“家家樂”米店賺多少錢,他隻想通過米店讓所有丹陽市民認可“家家樂”這一招牌,為將來的發展奠定基礎。
“如果其它也跟著搞送米上門呢?”林大用有些擔心送米上門又像“選米事件”般,在其它米店跟風後,“家家樂”不能撈到什麼實惠。
“有很多東西是學不來的。”張天保淡淡地笑著,很是自信。他想到了海爾的服務營銷:海爾的產品也許不是最好的,但它的服務卻是一流的。那麼多家電企業爭相學習海爾的服務營銷,呆沒有一家能得其神髓。海爾要求售後維修人員上門服務時自帶拖鞋,有的家電企業也依樣畫瓢,隻是維修人員進門之後,才換上拖鞋。而海爾員工必定是在進門之前換拖鞋的。種種笑話不一而足。
細節是不可複製的,有些東西隻屬於自己,邯鄲學步,西施效顰隻會不倫不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