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是伴隨著文明的誕生而出現的。它產生於當人們意識到有必要既為今天也為明天做些適當準備的時候。早在金錢被發明以前,勤儉就已經有很悠久的曆史了。
勤儉意味著個人開銷要謹慎、要精打細算。它包括家庭生活的節儉,把家務管理得有條有理,而不是一團亂麻。
如果說個體經濟學的目標是在於創造和促進個人的幸福生活,那麼,政治經濟學的目標則在於創造和擴大國家的財富。
個人財富同公共財富有著相同的來源。財富是由勞動創造的,它通過儲蓄和積累而得以保存,通過勤奮和持之以恒而得以不斷增長。
正是個人的節儉積累了財富。換句話說,積累了每個國家幸福生活的基礎。另外,正是個人的揮霍浪費導致國家走向貧困。因此,每個勤儉節約的人都可以被視為一個公眾的恩人,而任何揮霍浪費的人都應被視為一個公眾的敵人。
對個人勤儉節約的必要性是不存在爭論的。每個人都承認並采納它。但論及政治經濟學就會出現許多爭論——例如,有關資本的分配,財產的積累,稅率的高低及其他問題——這都是我們不打算涉足的領域。
節儉不是一種自然的本能,而是由經驗、榜樣和遠見所催生出來的品行。它也是教育和才智的結果。隻有當人們變得明智和深謀遠慮以後,他們才會變得節儉。因此,使人們變得節儉的最好方法就是使人們變得明智。
揮霍浪費比節儉更加符合人的天性。野蠻人是最不懂節儉的,因為他沒有遠見,沒有明天的意識。史前人沒有留下任何東西。他生活在山洞裏,或生活在長滿了灌木的叢林窪地裏。他靠在海邊撿到的水生貝殼動物或在森林裏采集的各種果子為生。他用石塊殺死動物,采用的方式有守株待兔式的,也有在動物後麵跟蹤追擊的。後來,他學會了把石塊當工具來使用;把石頭做成箭頭和長矛的槍尖,利用這些工具幫助自己的勞動,這樣就能更快地殺死鳥類和其他動物了。
最早的野蠻人對農業一無所知,隻是到了比較晚近的時候,人們才采集種子作食物並把其中的一部分節省下來以備來年之用。當礦物被發現以後,火開始得到應用,礦物被冶煉成金屬,人類在文明的進程中邁出了巨大的一步。此後,他就能製作堅韌的工具、鋒利的石器,建造房子,並以不知疲倦的刻苦耐勞精神去設計和駕馭文明的多元化途徑和力量。
海邊的居民在砍伐回來的大樹上燒出一塊凹陷部位,然後把它推向海裏,人就站在上麵捕魚覓食。這棵有凹陷部位的樹就變成了一隻小船,並用鐵釘把它們栓在一起。後來,小船依次變成了單層甲板帆船、海船、槳劃船、明輪蒸汽船,從此,世界這幅巨畫就被殖民化和文明的進程所打開。
要不是人類祖先的有益勞動所積累的成果的幫助,人類本來還會繼續生活在野蠻狀態的。他們開墾土地,種植穀物為人類所用。他們發明了各種工具和織物,而我們則從先人的這些勞動中收獲了巨大的果實。他們發現了藝術和科學,而我們則從他們的勞動中繼續受益不已。
大自然教導我們,任何美好的事情一旦完成,它就絕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完全消失。那些早已長眠地下的無數代人類的先人將永遠會提醒我們:生活來之不易。展示在早已消失了很久的尼尼微古城、巴比倫塔、特洛伊古城這些建築和雕刻上的手工藝術和技能,千百年來一直流傳,直到今天。凝結在大自然懷抱中的勞動成果永遠不會丟失。這些有用的勞動成果的遺跡會繼續存續下來,如果不是造福於個人的話,也會造福於整個人類。
由我們的先人遺留給我們的物質財富在我們所繼承的遺產中隻占一個很不重要的地位。在我們天生繼承的權利中還包括某些更加不朽的東西。這些東西彙聚了人類技能和勞動中最有價值的成果。這些成果沒法通過學習的方式來流傳,隻能通過教育和樣板的方式才能流傳。一代人教育另一代人。這樣,藝術和手工藝、機器設備和材料的知識就繼續被保存下來。前人的勞動成果因此就以父傳子的方式被承傳下來;他們就這樣一代一代地增添人類的自然遺產——這是文明發展的一個最重要的手段。
因此,我們的天生權利就在於繼承我們父輩的勞動成果中那些最有益的東西;除非我們自己也參加勞動,否則我們就無法享受這種權利。所有的人都應當勞動,無論是從事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沒有工作,生活是沒有意義的;它就會變成一種道德麻木狀態。
我們所說的工作絕不僅僅是體力勞動,還有許多更加高級的工作——訴訟和耐力活動、審判工作、企業管理、慈善活動、傳播真理和文明的活動、解除病人痛苦救濟窮人的工作、幫助弱者使他們自立的活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