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章 創造機會更重要(1 / 3)

創造機會又是怎麼樣的一種態度?簡單來說,創造機會是有目的地、主動地去發掘或製造有利的環境,利用現有的資源,以最有效的方式,增加或製造利益。

呆等是消極的等待,徒然浪費生命;但積極的等待,卻又不同。積極等待,是做了一切應做的事前準備功夫後,等待結果,靜候成果的實現。這是說,在付出了必須付出的勞動(包括智力、體力)之後,在結果未明朗化之前,耐心地注視事態發展,在等待期間,內心盤算下一個步驟。若取得預期的成果,這是應得的收獲;即使失敗了,也不要緊,視這次經驗為下一步行動提供寶貴的借鑒。

積極的等待強調“積極”二字,即是重視那些應做的工作,竭力把它們做好。消極等待是什麼也不做,隻等著吃免費午費。積極等待卻是自己充當買手和廚師,由買菜到烹調,自己全力參與,製成美味小菜,然後等待筵席的開始。

等待時,既緊張,又輕鬆。預期的成果會否實現?期待的心理引起緊張感。另一方麵,既已盡全力,再無遺憾,成敗得失,反而變成次要,於是,內心坦然,因此感到輕鬆。

不過,偶然碰著也好,有計劃地探索也好,發現、發明、組合隻是創造活動的起點,創造者必須針對發現、發明或組合的產物,研究有沒有創造價值的可能。如果該產物具有這樣潛能,便需進行開發、生產、銷售,為市場帶來方便,為自己創造利益。這種發現、發明或組合,才算得上創造機會的一種方式。如果把發現、發明或組合的成果擱置,不管它能否創造價值,能否帶來利益,這跟沒有發明、沒有發現、沒有組合,在效果上,並無區別。創造機會並非為興趣而創造,而是為了增加價值和利益而創造。

在致富過程中,時機的把握甚至完全可以決定你是否有所建樹,抓住每一個致富的機會,哪怕那種機會隻有萬分之一。

20世紀的美國人也有一句俗諺:“通往失敗的路上,處處是錯失了的機會。坐待幸運從前門進來的人,往往忽略了從後窗進入的機會。”

不知怎麼搞的,世界上各國人都喜愛在胸前別一枚徽章,這種癖好為27歲的裏爾人馬克·戴爾克魯阿提供了生財的機會。

一年以來,原來對於小玩藝生意一竅不通的馬克在法國賣出了1000萬枚各式徽章。他的公司是1991年5月在裏爾市組建的。現已成為有11名雇員的欣欣向榮的企業。

在起步之際,馬克手裏隻有一張王牌:他是個從不泄氣的人。他回顧道:“1991年2月,我正式失業,四處尋找工作,在一次專業性的展銷會上,我遇上了一家大徽章公司的代表。向他們提出願意當他們的地區代理,得到的回答是一陣嘲笑。”

馬克一點兒也沒有喪氣,他決定單槍匹馬闖一闖。為了物色索價低廉的外國製造商,他給六七家駐法國的大使館寫信探詢。他這個主意還真不錯,中國大使館給他回了信,然而,給他提供的競是一份台灣的徽章製造商的名單。這是件令人感到奇怪的事。正在失業的馬克當然顧不得去探索其中的奧妙了,他趕緊向這些廠家發了一份文傳,向他們索要樣品和價目。馬克說:“所有的廠家都作出了回應,我挑了報價最貴的那一家,因為相信它的質量應是最好的。”下一步便是招攬顧客。這也不難,在地區的報紙上登一條小廣告就行了。一間僅14平方米的小房便成了他們的辦事處。馬克向企業發出的招攬生意的建議書說:“企業可以向他訂做廣告性的徽章,保證價格低廉。”“一年之內,我招來了近千家客戶,從街角的鎖店到柯達一類的大公司都來訂購,博覽會和地區性俱樂部也喜歡用徽章作為標誌。客戶在我的辦公室門口前排起了隊。他隻要把客戶的名稱和圖案字體航寄或文化航寄或文傳給台灣的廠家,廠家就代為設計生產了。一枚徽章的成本寥寥,便宜的0.8法郎,貴的也不過3法郎”現在馬克的公司搬進了裏爾市市中心寬敞舒適的辦公樓。馬克心裏明白:徽章熱已近尾聲,轉產勢在必行。他的公司今後將從事設計和生產廣告性工藝品。馬克說:“我的台灣合作者給我寄來了成堆的極有趣的小玩物,我向顧客推薦,可以說一拍即合。”

徽章王子有勤儉創業的精神。他每月隻給自己1萬法郎(一般水平)的工資。根據法國的規章製度,新成立的公司在最初幾年內所贏得的利潤是不上稅的。馬克的公司賺了多少錢呢?他自己說:“賺了兩三塊板,對不起,我是說賺了二三百萬法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