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幸福在當下,享受每一天(1)(1 / 3)

惠特曼曾經在《草葉集》中寫道:“幸福不在別處,就在此處,不會為了別的時刻,就是為這一刻。”其實,幸福是一種存在的感覺,也是一種自我滿足的狀態,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感受到幸福,因為它看起來是那麼的平常和不經意,這個時候就需要善意的提醒。幸福不在別處,隻需善意的提醒就會發現。

享受生活給予的每一張牌

中國有句俗話:“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有人說這是一種無為的境界,其實這是人生追求的一種境界。這種追求是一種心理的追求,追求生活的每一份安寧,享受生活給予的每一份幸福。很多人不知道幸福是什麼,一生苦苦追求的生活是不是幸福,甚至有人去詢問別人什麼是幸福。

其實每個人的幸福都各不相同,但是人們接受幸福的心態是一樣的,那就是安心地享受生活給予的每張牌。

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是一種獨享寂寞的幸福;李白的“對影成三人”是一種孤傲的幸福,蘇軾的“也無風雨也無情”是一種灑脫的幸福;王昌齡的“不教胡馬度陰山”是一種征戰的幸福……每個人都擁有屬於自己的幸福,隻是享受的方式不同。有人苦苦追求,有人安穩享受,選擇的方式不同,那麼得到的結果也必然不同。

有一個人對神很虔誠。每天他都要向天神祈禱,而且每回都是禱告兩次。但是他的弟弟卻不相信天神,也不相信祈禱帶來的好運,所以他從不禱告。

雖然幾十年的時間裏這個人都很虔誠地祈禱神靈的護佑,但是他並沒有擁有幸福的人生。

短短幾十年的時間,他的房子被燒毀了,生意失敗而導致破產,而且妻子也離家出走了,孩子也因為無人管教變成不良少年。他的生活過得很落魄,最後身無分文地死去,狀況很淒慘。

可是,他那位從不禱告的弟弟卻與他截然相反,他的弟弟不但名利雙收、家庭和睦,而且身體健康。

那個信仰天神的人死後來到天神麵前,他對自己的遭遇感到很不理解,在見到天神的時候問道:“這是為什麼,為什麼我一生都在虔誠禱告,而且從來不間斷,但是我的下場卻是如此淒慘呢?”

“因為……”天神想說的話咽下去了,但還是有些生氣地說:“因為你實在是太吵了!”

那個人更加不解了:“你怎麼說我吵呢,難道我每天跟你祈禱還有錯嗎?”

天神說:“你每天都祈禱讓我給你幸福,但是你為什麼不去享受我給你的幸福呢?你有好好的幸福不知道去享受,反而天天折磨我,讓我給你幸福,這不是自欺欺人嗎?”

那個人若有所思地說:“我不知道享受幸福?”

天神無奈地搖搖頭說:“我給每個人的幸福都是相同的,但是你卻不懂得珍惜,也不知道享受眼前的幸福,所以你才會失去幸福。”

幸福不是別人給的,也不是自己能祈求得到的,幸福隨處可見,隻是有人缺少發現幸福的眼睛。人生最大的幸福莫過於享受現在已經擁有的,隻有屬於自己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懂得享受生活的人就是享受幸福的人。

某個地方有個很有錢的富商,他總共娶了4位老婆:

第一個老婆整天陪在他的身邊,因為聰明伶俐而深得他的喜歡,與他幾乎是形影不離;

他的第二個老婆是搶來的,是個遠近聞名的大美人;

第三個老婆整天忙家裏的事情,富商給了她安定的生活,讓她衣食無憂;

第四個老婆是家裏最勤勞的,每天就知道東奔西走地忙於工作,也因此而忘記了富商的存在。

一次,商人要出遠門去經營生意,他擔心長途旅行的寂寞,於是在出門前決定在4個老婆中選一個陪伴自己旅行。商人把4個老婆都召集過來,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她們。

第一個老婆聽到富商的話說:“你還是自己去吧,我才不要陪你呢,那麼遠肯定很累!”

第二個老婆有些生氣地說:“我當初是被你搶來的,本來就不甘願做你的老婆,那麼累的事情我才不去呢。”

第三個老婆也說:“雖然我是你的老婆,而且我也想陪在你身邊。但是我不願經受風餐露宿之苦,我會送你到郊外的。”

第四個老婆說:“既然我是你的老婆,那麼我們一輩子都會在一起,無論你到哪裏我都跟著你。”於是商人帶著第四個老婆開始了長途之旅。

這個故事是釋迦牟尼在跟眾弟子講法的時候講過的。這個故事裏的第一個老婆指的是人的肉體,人死後肉體是要與自己分開的。第二個老婆就是指自己現在擁有的財富,而這些財富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第三個老婆指的是現實生活中的妻子,她們活著的時候與自己相依為命,死後自然要分道揚鑣。第四個老婆是指自己,人們常常會忘了自己的存在,而自己卻是永遠陪伴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