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幸福在當下,享受每一天(2)(2 / 3)

人隻要過得快樂就是幸福,這種幸福不需要用金錢衡量。

一個美國人到大溪地去度假,當大溪地人賣力地幫他按摩時,他的內心充滿了優越感。

他看著辛苦的按摩人員滿臉悲憫地說:“我真的很為你們感到心痛,如果你們能夠上進點、積極點、勤快點,你那麼你們也可以像我一樣到大溪地度假。”

大溪地的按摩人員一臉疑惑地說:“你辛苦一年不就是為了到我們大溪地生活兩個星期嗎?

但是你看,現在我一整年都在大溪地享受生活,我為什麼要向你學習呢?我現在的生活不是很好嗎?

很多時候自己炫耀的幸福就是別人身邊的幸福,隻是有些人把幸福看得高了、看得遠了,而且看得不同尋常了,所以他們感覺幸福是那麼遙遠。

很多時候,當人們炫耀自己的幸福時就會發現,其實幸福就是一種簡單的生活樂趣,快樂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一個人到巴厘島去旅行。他上島的第一天就自己出去玩,結果剛走不遠就因為一個趔趄把眼鏡摔破了。他隻能沮喪地中斷行程,叫出租車回旅館。

他坐上出租車就問司機在巴厘島上哪兒可以修眼鏡。

司機告訴那個人說附近都沒有眼鏡行,隻有到首府才有修眼鏡的地方。

那個人聽完司機的話不禁感歎道:“你們這裏真不方便,什麼都沒有。”

司機聽了那人的話不但沒有生氣,反而笑著說:“我們這裏的人很少有近視的,所以我們不會覺得不方便。”

那個人覺得司機談吐不凡,就決定包一天他的車去修眼鏡,順便看看市區的風景。

司機聽到那個人要包自己的車,他猶豫了幾分鍾後才說:“那我明早八點到旅館接你。”

第二天,那個人在市區轉了一上午發現沒有什麼好玩的就想回去了,但是想到司機可能因為要拉自己而推掉很多事情就心存歉意。經過一番思想鬥爭後,那個人對司機說:“真的很抱歉,司機先生,我想改租你的車半天,不知道這樣會不會對你造成困擾?”

司機一聽這話頓時喜出望外地說:“怎麼會呢?一點都不會給我造成困擾。昨天,你要包我的車一整天的時候我很猶豫,如果不是因為跟你談得來,我是不會包整天的車給客人的。”

那個人有點困惑地問:“這是為什麼呢?”

司機回答說:“我給自己設定了一個工作目標,我每天隻要賺到600元就可以收工了,你用1200元包我一整天的車,對我而言就沒有自己的時間了。”

那個人更加不理解了:“你可以把今天的錢存儲起來,這樣你可以選擇隔天休息呀。”

司機笑著說:“如果像你那樣想就會慢慢地發展成,先是做一整天再休息,然後就變成做一個月休息、做一整年再休息,最後是做一輩子,那樣一輩子就不能休息了。工作也會變成習慣的。”

那個人繼續問道:“那你們閑著的時候都幹什麼呢?時間那麼多會不會覺得無聊呢?”

司機像看外星人一樣地看著那個人,然後說:“我們這裏這麼好玩,怎會會感到無聊呢?巴厘島上每家都養鬥雞,平常我們收工後就鬥鬥雞、放放風箏,到沙灘上打打排球,遊遊泳。生活得挺好的,怎麼會無聊呢?”

司機看著那個人迷惑的眼神繼續解釋說:“其實你可能覺得我們沒有什麼誌向,但是這對我們而言就是一種幸福。我們快樂了就感覺到了幸福。你來我們這兒旅遊不就是尋找一種快樂嗎?有了快樂的感覺你也會覺得幸福。”

快樂不需要刻意地維持,幸福就來自人們心裏的那種最初的快樂。快樂不需要刻意經營,日常的生活點滴都是一種快樂,快樂就是人生最大的福氣。

農夫山泉有點甜

1925年秋天,弘一法師因為戰爭而在寧波七塔寺裏停留。

一天,弘一法師的老朋友夏丐尊前來七塔寺拜訪他。夏丐尊看到弘一法師吃飯的時候隻有一道鹹菜,於是不忍地問道:“你不覺得這鹹菜太鹹嗎?”

弘一法師抬頭看了看老朋友,淡淡地說:“鹹有鹹的味道。”

弘一法師吃完飯後又倒了一杯白開水喝。這時夏丐尊又問道:“難道你沒有茶葉嗎?怎麼喝這麼淡的開水?”

弘一大師笑了笑說:“開水雖淡,但是淡也有淡的味道。”

有人問幸福是什麼味道,其實幸福就是一種平淡的味道,就像農夫品嚐山泉水一樣,體會的是最原始、最淳樸、有點甜的味道。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陶淵明視功利為糞土的幸福;“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是李清照把酒黃昏的幸福;“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是劉禹錫淡泊功名的幸福;“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是歐陽修忘情山水間的幸福……幸福是什麼味道?不同的人有不用的體會,但這些幸福都是最初的原始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