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幸福在當下,享受每一天(2)(3 / 3)

有個幸福的生活場景是這樣描述的:一對夫妻帶著一雙兒女住在租來的不足15平方米的房子裏,一家人的家具和生活用品都擺滿了整個屋子,生活得很擁擠。夫妻倆都是學校的臨時工,平時靠在學校裏做工掙生活費,還要供兩個小孩上學,所以他們的生活看起來是那麼的清貧。

雖然生活貧寒,但是他們看起來很幸福。每天,女主人都會在水房裏洗洗涮涮,而且每次都哼著歌曲,看起來很悠閑的樣子;丈夫每天下午下班時,女主人已經做好了晚飯。一家人吃完晚飯後,妻子和丈夫就坐在一起看電視,一雙兒女會安靜地坐在寫字桌前,認真地做作業,很滿足、很愜意的樣子。

遇到陽光燦爛的時候,夫妻倆會早起後把被子抱到外麵去晾曬,即使是並肩去散步,也是一幅溫馨的畫麵。

這就是人們日常的幸福場景,不需要刻意地裝扮,隻是簡單的生活習慣,正是這種樸實的生活習慣構建了人們屬於自己的幸福。幸福不在別處,也不需要精心地營造氛圍,幸福就在身邊,就是那些平日裏常見的行為,用心就能感覺到幸福的存在。幸福是一種淡然的生活心境,就如弘一法師說的“鹹有鹹的味,淡有淡的味”。生活不需刻意地強求,隻要一切隨緣就好,這就是人們渴望的幸福。

一個高山的寺廟裏,老和尚和小和尚站在禪房外的空地上。禪房的側麵有一片空白的草地,裏麵的草已經枯萎了。看到這兒,小和尚對老和尚說:“師父,您看,草都枯萎了,快撒點草籽吧,然後就能長出新的草了,否則這片草地也太難看了。”

老和尚說:“不用著急,等到我有空了,就會下山去買一些草籽。草籽什麼時候都能撒,不用著急。”

過了一段時間,眼看就要到中秋了。在中秋的時候,老和尚買了一包草籽回來,把它交給小和尚,然後對他說:“你去把這些草籽撒在那片枯黃的空地上吧。”小和尚拿起草籽就飛奔著去那塊空地了。

走到空地旁邊,小和尚就開始撒草籽,但是有微微的風吹著,草籽被吹得亂七八糟,隨風飄揚。小和尚大叫道:“師父,不好了,您看這些草籽都被風吹走了!”

老和尚看了看小和尚說:“沒關係的,風能吹走的草籽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發不了芽。不用擔心,一切隨性吧!”

不一會兒,小和尚把手裏的草籽都撒在了那片空地上。這時,許多麻雀飛過來,在空地上東跑西蹦地啄草籽吃。小和尚看見麻雀吃草籽,就驚慌地說:“師父您看,不好了,草籽都被麻雀吃了!這下明年這片地上就不會有小草了。”

老和尚說:“沒有關係,不用擔心,我們撒下的草籽很多,麻雀是吃不完的,你就放心吧,明年這裏一定會有很多小草的!”

當天夜裏下起了很大的雨,小和尚一夜都沒有睡著,他不是在聽雨聲,而是擔心草籽被雨水衝走。等到第二天早上,天剛剛亮,雨也停了,他就跑出了禪房,看見地上的草籽都不見了,被雨水衝走了。於是他飛快地跑進師父的禪房說:“師父,不好了,昨晚的一場大雨把地上的草籽都衝走了,地上沒有草籽了,怎麼辦呀?明年肯定沒有很多小草長出來了。”

老和尚睜開正在閉目養神的眼睛不慌不忙地說:“不用著急,也不用擔心,草籽被衝到哪裏就會在哪裏發芽。一切隨緣!”

第二年的春天,許多青翠的草苗破土而出,原來沒有撒到草籽的角落裏也長出了許多翠綠的小苗。小和尚高興地對師父說:“師父,太好了,您看,我種的草都長出來了,還長了那麼一大片!”

老和尚看著滿院的春色,點點頭對小和尚說:“一切隨喜!”

老和尚是懂得人生幸福的人。他懂得凡事順其自然,不必刻意強求,幸福來自最樸實的原始行為。擁有一顆平常心是懂得幸福的基礎,很多幸福都是平常歲月裏日積月累保留下來的,不需要添加任何的生活調劑品,隻要懂得生活的真諦,保持一顆隨緣、樸實的平常心就能感受到幸福的存在。

眼前的擁有就是幸福

有一段話說:“愛情是甜蜜的幸福,美食是生活的幸福,真情是永恒的幸福,閱讀是心靈的幸福,旅遊是快樂的幸福,健康是身體的幸福……”簡單的幾句話就可以看出,幸福並不如人們想象的那樣遙不可及,幸福就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隨時可以得到,眼前擁有的就是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