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學會放下,有失才能有得(1)(3 / 3)

每個人的生活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有精彩的時候也會有失落的時候,有明媚的時候也會有陰暗的時候,有高興的時候也會有沮喪的時候。生活中總是有很多不如意的事,如果因為遭遇挫折而一蹶不振,那麼這樣的人必然會被生活打倒。如果懂得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感謝生活,忘掉生活的折磨而翱翔天空,那麼必然會生活得很幸福。懂得放棄抱怨、戰勝挫折、感恩生活的人是懂得經營自己幸福的人。

空杯容納得更多

弟子為自己沒有長進而感到煩惱,於是前去拜見禪師說:“師父,為什麼一直以來我都覺得自己沒有長進呢?”

禪師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而是笑著說:“你還是先喝杯水吧!”於是就拿起桌子上的茶壺,往杯子裏倒水。不一會兒水就滿了,但禪師卻仍不罷手,依舊往杯裏注水。

弟子看到杯子溢出來的水提醒禪師說:“師父,杯子的水已經注滿了。”

禪師並沒有停止手上的動作,而是意味深長地對弟子說:“再倒一些吧,這樣一定能裝得更多一些!”

弟子笑著說:“師父沒有看到杯子已經滿了嗎?您再怎麼倒也不能增加杯裏的水。”

禪師停止了倒水的行為,笑著說:“原來這個道理你也懂呀,可是你為什麼還來問我呢?”

弟子頓時醒悟,自言自語地說:“是啊!人生也是這樣的道理,心裏裝的東西太多了,自然裝不進去其他東西了!”

禪師看他似有所悟的樣子,笑著說:“是啊!人總是在向高處行走,而水總是在向低處流。很多人隻想往心裏裝更多的東西,以為這樣就能夠得到更多。這種人完全忽略了心的容量,他們越是這樣想,就越不能得到更多,因為他們的心已經滿了,怎麼能裝進去東西呢?於是他們就找各種各樣的借口安慰自己。其實人的老化關鍵不在於肉體上的老化,而是精神上的老化。當一個人不懂得放下的時候就無法接受新事物,即使新事物是他需要的。”

一個人心裏如果容納很多事情,那麼就會讓自己處於一個飽和的狀態,這樣的人即使對一些東西很向往也無法吸納了。隻有把現在擁有的一些不需要的倒掉,才能融進去一些新的東西。生活就是一個不斷舍棄的過程,隻有放下一些生活中不需要的東西,才能融進去更多有用的東西。

有人說簡單就是幸福,其實簡單就是一種生活態度。如果人生懂得舍棄,懂得簡單,那麼很多事情就不會如看到的那麼複雜了。

圓通和尚是有名的禪師,很多人都慕名來跟他參佛。一天,一個人跑來問圓通和尚:“大師,請問您是如何成為一代高僧的?這其中有什麼秘訣嗎?”

圓通禪師不假思索地回答說:“多思多想。”

於是這個人便以為得到了禪師的開悟,帶著從圓通和尚處取得的“真經”回到家中。從此以後,他就躺在家裏,思考著萬事萬物,什麼事情也不做。

一段時間以後,圓通和尚在返回寺廟的路上遇到了此人的妻子,他問及那人的情況。妻子語帶埋怨地對圓通和尚說:“師父,自從上次我丈夫見了你之後,他回到家中就像中了邪一樣。您快和我回去看看他吧。”

於是,圓通和尚跟著此人的妻子回到了家。禪師看著床上麵黃肌瘦、形容枯槁的人大吃一驚。此人見圓通和尚親自造訪,顫顫巍巍地撐起身體說:“大師,我現在每天除了吃飯喝水,所有的時間都用來思考了,你看我什麼時候能夠得到開悟?”

圓通禪師沒有回答他的問題,反而問道:“你每天什麼都不做,那你都思考了些什麼呢?”

那人虛弱地說:“我每天想的東西很多,腦袋幾乎都裝不下了。”

圓通禪師聽完那個人的話說:“你的意思是說,這些天你除了長點頭發外一無所獲,那麼你所想的不過是些垃圾而已。”

此人不懂禪師的意思,他不明白自己這些天來認真思考了這麼久,怎麼會隻得到一堆垃圾呢?

禪師仿佛看出了他的疑惑,然後說:“你隻是一味地坐著空想,腦袋裏裝了太多東西而什麼都不做,也隻能產生一些垃圾而已。”

如果一個人隻坐在那裏空想,把腦袋裝得滿滿的,那麼他就不能接受任何新事物,最終將一事無成。人應該懂得放下,放下一些無關緊要的事物就會發現,生活其實越簡單越好。懂得幸福的人知道放下身邊的所有,留一個空杯心態去對待自己的生活。

牢記五個“放”

寺院裏新來的小和尚對什麼都好奇。秋天,寺院裏漫天的紅葉飛舞,小和尚跑去問禪師:“師父,您看這紅葉這麼美,為什麼會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