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進退有度,圓熟變通(2 / 3)

周瑜因善分析而盤踞在孫權門下。而魯肅則是通過周瑜這樣一個貴人成為了孫權眼下的紅人。

在古代他們這種“攀龍附鳳”的做法也許做得過於誇張了一些。但經過時間的洗滌,這種道理無一不射折出他們做事的圓熟與變通。他們有才有勇。倘若不找個貴人相扶,他們隻能將自己的才能埋沒起來,這也如同千裏馬沒有伯樂的相識是一個意思的。如果一個人空有才華,沒有貴人相助或伯樂賞識,通常就隻能默默地呆在角落中自歎懷才不遇;而一旦有人賞識,就可讓才華得到百分百的釋放。

厚黑學認為:要想成功,就要認識幾個“貴人”,當然認為的“貴人”,並不僅僅是指那些名門望族,皇親國戚,權重勢強的權貴之人,他們可能是指某位身居高位的人,也可能是指令你心儀欲模仿的對象,無論在經驗、專長、知識、技能等各方麵都比你略勝一籌。因此,他們也許是你老師,也許是你的上司,或者推薦人。

厚黑哲理

有貴人相助,對自己的事業或工作是極其有益的。

以德報怨,化敵為友

如果你能做到寬容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不但能顯示出你的博大胸懷,而且還有助於“化敵為友”,為自己營造一個更為寬鬆的人際環境。

寬容地對待自己的仇人。這是容人的極致,也是一種高尚的品德。齊桓公不計管仲一箭之仇,任用管仲為大夫,管理國政而成就霸業;魏徵曾勸李建成早日殺掉秦王李世民,後來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當了皇帝,不計前嫌,重用魏徵。魏徵為李世民出了不少治國安邦的良策,出現了貞觀之治。

《塔木德》載:“你不把一個傷害你的人當作仇人,他就可能變成你的朋友。”以下這個故事就是對這句話的論述:

有一個富翁,他有三個兒子,在他年事已高的時候,富翁決定把自己的財產全部留給三個兒子中的一個。可是,到底要把財產留給哪一個兒子呢?富翁於是想出了一個辦法:他要三兒子都花一年時間去遊曆世界,回來之後看誰做到了最高尚的事情,誰就是財產的繼承者。

一年時間過去了,三個兒子回到家中,富翁要他們都講一講自己的經曆。老大得意地說:“我在旅行途中,遇到了一個陌生人,他十分信任我,把一袋金幣交給我保管,可是那個人卻意外去世了,我就把那袋金幣原封不動地交還給了他的家人。”

二兒子自信地說:“當我旅行到一個貧窮落後的村落時。看到一個可憐的小乞丐不幸掉到湖裏了,我立即跳下馬,從河裏把他救了起來,並留給他一筆錢。”

小兒子接著說:“在我旅行的時候遇到了一個人,他很想得到我的錢袋,一路上千方百計地害我,我差點死在他手上。可是有一天我經過懸崖邊,看到那個人正在懸崖邊的一棵樹下睡覺。當時我隻要抬一抬腳就可以輕鬆地把他踢到懸崖下,我想了想,覺得不能這麼做,正打算走,又擔心他一翻身掉下懸崖,就叫醒了他,然後繼續趕路了。”富翁點了點頭說道:“我的全部財產都是老三的了。”

誠實、見義勇為都是一個人應有的品質,不是最高尚的。有機會報仇卻放棄,反而幫助自己的仇人脫離危險的寬容之心才是最高尚的。生活中,以德報怨的人並不多見。但隻有這麼寬容和豁達的人,才能享受人生的最高境界。

宋朝郭進任山西巡查時,有個人到朝廷控告他,宋太祖召見了那個告狀的人,審訊了一番,結果發現他在誣告郭進,就把他押送回山西,並給郭進處置。有不少人勸郭進殺了那個人,郭進沒有這樣做。當時正值北國入侵,郭進就對誣告他的人說:“你居然敢到皇帝麵前去誣告我,也說明你確實有點兒膽量。現在我既往不咎,赦免你的罪過,如果你能出其不意,消滅敵人。我將向朝廷保舉你。如果你打敗了,就自己去投河,別弄髒了我的劍。”那個誣告他的人深受感動,果然在戰鬥中奮不顧身,英勇殺敵,後來打了勝仗,郭進不記前仇,向朝廷推薦了他,使他得到了提升。

可見,寬容自己的敵人,他會良心發現,必會把握機會以死來報答。原因在於你不記他的過錯,給他以希望,他要報恩的感情存於胸中,所以一旦人的能量被發揮出來,就能幹一番大事業,對己、對人、對社會都是一大貢獻。以德報怨,化敵為友正是處理怨恨的最高尚、最明智的方法。我們在與人交往中應保持冷靜的頭腦、清醒的認識,客觀全麵地去想問題。處理事情,切忌忽左忽右,極端片麵。

最成功的交友是化敵為友,最要命的樹敵是化友為敵。因為,化敵為友不但交了新朋友,又少了敵人;而化友為敵不但失去了朋友,且樹立了新敵手。化敵為友的友,彼此心中都有一番虧欠,愈會珍惜這段晚來的友情。因為曾經長久對峙,所以愈能成為摯友。見他人所不能見,言他人所不能言,且多一針見血。化友為敵的敵。因為曾經長期地相處,所以愈能成為死敵,攻外人所不知的弱點,抓外人所不知的習性,且每一次都中要害。

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有些人可以把朋友化為敵人。

在《水滸傳》中,陸謙是林衝的好朋友。高俅的兒子高衙內在五嶽樓巧遇林衝的妻子,見林衝的妻子十分美貌,便想把林衝的妻子弄到手。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高衙內手下的富安便想到了林衝的好朋友陸謙。他設計讓陸謙去請林衝出來吃酒,然後再安排高衙內去調戲林衝的妻子。陸謙知道幫了高衙內,飛黃騰達就會有時機。於是權衡利弊,就顧不得朋友交情了。最後為了邀功討好於高俅,競親自去滄州火燒草料場。謀殺林衝,成了林衝不共戴天的敵人。

而梁山泊的掌門人宋江卻善於化敵為友。在每一次對敵作戰結束後,捕獲了敵人的將領,宋江總有這樣一番舉動,這就是:喝退軍士,親解其索,請坐廳上,殷勤相待。有些名氣大的將領,宋江甚至要讓出自己的寶座。這一招讓敵人非常感動,許多敵人麵對這樣的禮遇,緊張的、敵對的心情頃刻瓦解。馬上表示願意投降。粱山泊一大批傑出的文武人才就是這樣聚集到宋江的旗下,成了宋江的朋友,最後死心塌地地為宋江出生入死。

因此,人們一定要記住一句話:朋友並不是好人的代名詞,敵人也不能與壞人劃等號。因為敵人和朋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化敵為友”的前提是“信和為貴”,避免輕諾寡信。“人無信不立”,做人信用第一,所謂“一諾千金”,別人有求於你,你能做到的當然要答應;做不到的,則要說明原委,千萬不能輕易承諾之後卻不當一回事。你不守信用,一次、兩次,等別人對你失望,甚至對你懷恨,從此不再和你來往,那時再想挽救便遲了。所以一個人要守信,約會要守時守信,對別人的承諾更要信守不移。信用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重要前提,千萬忽視不得。

當你在工作中非常需要另一個人的幫助,而這個人曾與你有某種不和的時候,你該做些什麼?放棄,會使你失去一個得力夥伴。你應該做的是如何化敵為友,使之成為你的朋友。看看以下幾種方法可以幫你達成所願吧:

(1)勇於承認自己的不對之處:當你發現自己傷害了別人的時候,要及時道歉,求得別人的諒解。不能因為別人對你的傷害產生怨氣就忍受不了,想方設法為自己的行為辯解以得到別人的理解。不要害怕承認自己的不對,不要總是想著這樣別人就會看不起自己,這些都是一個人的假想。其實,真正有能力的人是勇於承認自己的不對之處的。因為承認到了錯誤,這樣對方就沒有不閉嘴的理由了。這是一種製造驚人沉默的經典方法。

(2)對別人的興趣加以注意:要想讓對方對你有好感,並願意與你做好朋友,最好的辦法就是對他的興趣加以注意。從而談話時與對方有共同的話題,對方會很樂意的和你交談,這樣才能給對方留下好的印象,有了好印象自然能夠成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