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如果像政治家這樣吹大牛侃大山,是否也有效果呢?答案是肯定的。比如,他們經常說我有多少存款,在市郊準備建一幢別墅,或者說海外有多少親戚,等等。再加上言辭懇切,說得唾沫亂飛,眉目傳情,由不得別人不上當受騙。
因此,善吹牛者必須注意語言技巧和表達方式,也要注意調動一切可能表情,比比畫畫,振振有詞,使不少客戶和員工相信他的話。
厚黑哲理
但凡擁有這套技術的管理者,大部分都在領導員工時得心應手,發財賺錢時易如反掌,因為他們始終堅信“狗嘴裏吐得出象牙”。
大吊胃口
任何事情你輕易答應對方,對方一般不會太感謝你,因為你的快速回應會使他覺得這事情來得很容易,沒什麼大驚小怪的。而倘若你賣賣關子,厚黑一下,例如說一些“我想一想”、“研究研究”、“找找看”之類的話,讓對方覺得事情難辦,而你又在積極幫忙,最後事情辦完的時候,對方就會很感激你,認為你為他付出了很多,才會好好報答你一下。因此,管理者辦事情,一定要學會揣摩他人心理,吊吊別人的胃口。
有本婦女雜誌曾介紹說:為了同時控製兩個以上的男性,最有效的辦法是對男性提出的三次約會要求隻答應一次,這些現代風流小姐的想法,不免使人恐懼、厭惡。然而,每三次要求滿足一次的技巧,據說確為操縱男人心理的有效方法,充分體現了小姐自身的高貴和不易追求,讓男人胃口張得大大的。
因為,如果每次約會要求都輕易滿足的話,男方可能會產生厭倦感;相反,每次都回絕,男方也容易絕望,而轉向新的目標。但每三次約會答應一次,就能使男方抱有“可能會投入自己懷抱”的希望,從而堅持追求女方。
當然,此等操縱男性的手段,究竟具有多大的成功率,不敢貿然猜測,但作為一種技巧,卻十分合乎厚黑學的道理。具體說,就是對某種反應給予間歇性的報酬,在這種情況下培養出來的反應,即使完全終止報酬後,仍有繼續反應的傾向。有人曾經做過實驗,吊老鼠的胃口,結果十分有效。
實驗過程如下:準備好兩個箱子,其中一個隻要一壓操縱杆,箱內便有食物出現,另一個則需要反複壓操縱杆,偶爾才會有食物掉下來。然後,將兩隻饑腸轆轆的老鼠分別放進這兩個箱子。在第一個箱內,老鼠很快發現,隻要將腳踏上操縱杆,就會有食物掉出來,因而老鼠會不斷踏操縱杆的,但一旦食物不再出現,它也就即刻停止踏操縱杆的動作;而在第二個箱內的老鼠,由於偶爾有食物出現而培養了老鼠的“期待”心理,即使食物已不再出現,它也還會繼續踏操縱杆,就是說,反應不易終止。顯然,兩隻老鼠的反應有很大的差別。
這是因為有一隻老鼠的胃口能吊起來,通過條件反射的過程,把老鼠的求食本能引出來,顯得迫不及待,充滿期望。這種偶爾給予報酬的“間歇強化”,能使一種反應長時間維持。我們看到的玩彈珠的遊戲,之所以吸引人,就在於它能吊起人們的胃口,因為投出的彈珠會偶爾進洞,獲得大獎,這樣才會使抱著僥幸心理的人欲罷不能。
厚黑哲理
吊胃口可以幫助管理者辦大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誰的興趣被老板吊了起來,他們就不能不聽從上司的擺布了。
以小掩大
有一位頗負盛名的特殊新聞攝影家,曾提到過怎樣偷拍盛況的經驗。
他說:“有些場所非常值得拍攝,但又禁止攝影,怎麼辦呢?我就在肩上掛一個很引人注目的普通照相機,當然照相機很快就會被門衛發現,那時我就將照相機很老實地交給門衛代為保管,並向他頻頻表示歉意,其實那隻照相機是打掩護的道具,真正的精密照相機卻藏在內衣裏。由於門衛已沒收了一架,很難想到你口袋裏還有第二架。”
利用一個小小的過失。轉移了門衛的視線,完成了一個大騙局。像這樣施展騙術的人很多,很多人都會這一招。
有一位古董收藏家,在一家古董店花兩萬元錢買下一件古藝術品。當他帶回去鑒定時,才發現是假的,因此大怒,帶著假古董怒氣衝衝地去找古董商理論,還沒等他開口,古董商便立即麵帶笑容,深表歉意地說:“實在對不起,我不小心給弄錯了。”說著又拿出一件古董來,放在收藏家的麵前,滿有把握地說:“這一件可絕對是真的。如果您喜歡,我可以以三萬元的便宜價格賣給您。”聽人這麼一說,這位收藏家反而不好意思起來,立即支付三萬元,將新古董帶了回去,過了數月以後,才得知這新古董隻值幾十元,心情異常震怒,但當他再次去找古董商時,早已人去樓空了。
因此,小過失是一個花招,或是虛晃一槍,牽製住對方的注意力,然後施展大騙局。我曾經看過這樣一本書,叫《逃稅之法》。
書中介紹了一些逃稅的人,故意在賬本上出現小錯誤,在稅務人員查賬時,他們供認不諱,坦誠承認,對於那些資曆淺顯,經驗不足的稅務人員來說,他們會立即得到查賬的滿足,認為自己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壯舉,殊不知在這小小的錯誤背後有更大金額的漏稅隱藏過去了。
這種成功就利用了人性的弱點,當一個人認為自己的任務已經完成時,心理緊張就會突然鬆弛,這樣就容易放鬆警惕,以致違法者蒙混過關。管理者在管理過程中,不妨采用此法,必能收獲奇效。
厚黑哲理
一個小小的過失,轉移對方的注意力。過失隻是虛招,實則掩蓋更大的騙局,不知不覺之中瞞天過海、蒙混過關,結結實實地厚黑一把。
誇大難度
管理者要幫人辦事,一定要誇大難度,時常把“很難辦很難辦,但我一定盡最大努力”掛在嘴邊。實際上,管理者就按照正常的程序去辦,沒有多加一份努力,甚至還不如原來努力就可以把別人托付的事情辦好,但你事先強調了不利情況,適當地誇大了難度,等事情出結果的時候,別人就會很感激你,讚揚你是一個盡心盡力的人,這就是厚黑技巧之一。
舉個例子來說,你與別人有個約會,但離約定的時間很近,有遲到的可能,禮節上應先打個電話通知對方,這時說話的技巧顯得尤為重要,假定預先估計遲到的準確時間是20分鍾,這時究竟是說將晚10分鍾好呢,還是說晚30分鍾好呢?
如果你告訴對方:“我將遲到10分鍾。”相對而言,對方比較容易接受、以為隻不過10分鍾罷了,但是,如果萬一遲到20分鍾,那麼對方就會很不高興地指著遲到者的鼻尖說:“你沒有守約。”如果事先告知對方自己將遲到30分鍾,對方在接到你的電話時,可能會不高興,但若在20分鍾內趕到的話,對方就會大為感動:“這人不錯,30分鍾才能趕到的路程,20分鍾就趕到了。”從而很快就原諒了你。
這樣你略微一假裝,就挽回了第一次錯誤,這種一抑一揚的方法極為實用。
其實,這也是一種心理作用,讓他人感到情況好像很糟,幾乎沒可能,但當你給對方帶來好消息的時候,他會感到出乎意料,進而對你大加讚賞。
厚黑哲理
將原本簡單的事情無限拔高,刻意誇大難度,從而表明自己的作用和效應,待柳暗花明之時,給人以出乎意料之感,此為賺取好人緣的上上策。
彈簧策略
厚黑認為,領導在管理中可以表現出不軟不硬的彈性策略,在管理下屬時能使你占據主動地位,立於不敗之地。
一、語言的彈性
彈性語言,就是可進可退的語言,但又區別於模棱兩可。領導在辦具體事的時候,運用彈性語言,可以將所說的話、所做的事盡量留有餘地。
舉個例子,下屬問上級:“公司有些外債需要我們清償,對方催得很緊,您看怎麼辦?”上級便可以說:“我們努力收入一些,每個人都應負起還債的責任,債要盡快還清。你覺得還有什麼辦法?”這就是彈性語言。
領導在運用它的同時在思考良策,用以擺脫危機,若事情不濟,領導人仍然留有讓部下解決問題的餘地,可免遭部下怨恨,也免遭政治失利的境地。
二、人事的彈性
彈性最能給自己以主動,對人對事彈性處理,回旋餘地當然很大。如,對一個人既不要把他看做敵人,也不要把他看做親人。親而不可太近,疏而不宜過遠,取其彈性較宜。對一件事,從理論上講,要辦就要一定辦成,辦的過程中可能遇到麻煩,但從不固守死理,這就是對人對事彈性為本的策略。這個策略起碼留有餘地,保存實力,達到時時主動的功效。
三、權力的彈性
一個人如果把權力看得太重,就會不敢放權和授權,自負而懷疑一切的人,那他也就用不好權,甚至招致災禍。正如《管子》中所說的:“必得之事,不足賴也;必諾之言,不足信也。小謹者不大立,訾食者不肥體。有無棄之言者,必參於天地也。墜岸三仞,人之所大難也,故日:伐矜好專,舉事之禍也。”
授權就是將權力授予其他人,以使其完成特定的任務。它將決策的權力從組織的一個層級移交至一個更低的層級。敢於分權才能用好權,任何管理者的時間和知識都是有限的,因此有效的管理者應當懂得彈性授權的藝術。
厚黑哲理
領導的管理工作固然瑣碎,但是掌握了彈性原則,便可化繁複為簡單,給自己留有充足的餘地,化解困難於無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