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常常適時地利用“由部分推論全體”的思維邏輯。譬如:如果醫生將病人身患絕症的情況直言相告時,病人勢必精神崩潰,喪失生存的意誌、勇氣,假設醫生又接著說“其實這並不是很大的問題”,這時病人不僅放心不下,而且會陷入更大的不安。倘若醫生這樣說:“你有肝硬化的可能,但我將用最好的醫術把你治好。”這就仿佛已將真正病症說明,使患者相信自己的謊言,而願意接受治療。
因此,隻要運用得當,語言表情動作同時並用,也就“假作真時真亦假”,以假亂真,似真蓋假,就不是一件多麼難的事情。作為一個老板,平常一些事情,巧妙運用“真假”互換術,也就大不一樣了,明明是同一行業中最艱苦的勞動,還要一本正經告誡員工:你在任何地方都得不到這麼多的鍛煉和操作,你學的東西要比其他地方的同行員工多很多。如此,員工也就甘願做個“苦行僧”,一心一意毫無怨言地“修行”。
厚黑哲理
善於管理的老板總是在“真”、“假”二字上大做文章,說哄就哄,說騙就騙,一點也不比那些走江湖耍貧嘴的人差。
給點暗示
當有人來公司進行質量檢查時,老板要提高警惕,嚴防員工說漏嘴,或者因操作違反規則而被當場發現。這個時候,老板就要做一些看得懂的暗示。比如老板用手指梳理頭發,就是表示“否定”的意思;老板雙手互握。就是表示“肯定”的意思;老板用手摸臉,就是要求員工像平時那樣操作生產;老板雙手反剪在背後,就是裝機器出故障或是謊稱修理員不在,等等。
這樣內外配合,上下齊心,保管萬無一失,即使找到一些小毛病也可以搪塞過去。當然,老板對員工不要有太繁雜深奧的要求,要盡量簡單化,要挑最常見最易懂的動作暗示給員工,不然你就曲高和寡,一個人累死累活。
有位牧師到教堂去傳道,他發現隻有一個牧童在場,牧童是臨時受雇來打掃教堂的。
牧師問牧童:“隻有你一個人,你說我要不要傳道呢?”
牧童說:“我不知道,但我不會因為欄裏隻有一頭牛,而不去照顧它,否則會挨主人罵的。”
牧師聽牧童這麼說,便繼續按原先的進度開始傳道。
牧師講完後,問牧童:“你聽懂了嗎?”
牧童回答:“一句都聽不懂。”
牧師歎氣道:“唉,真是對牛彈琴。”
牧童說:“我的責任是盡量滿足牛的需求,把牛照顧好,而不是一味把我喜歡的東西塞給它們,不管它們能不能接受。”
老板的要求太複雜離奇,就會偏離員工的承受力,達不到預期效果。實際上隻要牽住牛鼻子就行,根本用不著對牛彈那些高難的曲子。
厚黑哲理
給員工一些看得懂的暗示,老板平時要多訓練一些習慣性動作,讓員工心領神會,聽命隨機應變。
不露聲色
厚黑認為,不管你現在有錢還是沒錢,在與其他生意朋友聚在一起時,不要總是提起你過去怎麼發財,這樣有時候會帶來不好的後果。
一天晚上,一家公司的同事在一家餐廳吃飯,邊喝酒邊談笑,酒酣耳熱之際,話談得多了,聲音也提高了。
一位50多歲的漢子聲音最大,他不停地提到他在文化大革命中下農村時各種驚險的經曆,其他的人也隨聲附和,沉溺在過去的回憶中,你一言我一語,場麵熱烈。突然,一位30多歲的年輕人大喝一聲:“不要再說了!”
大家都怔在那裏,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半天,才有人打圓場,把那位話多的漢子勸走,再送那位年輕人回去。原來那位年輕人的父母都是在文革中死亡的,所以當別人興高采烈回憶起那時的“光榮史”時,對他來說,卻是一場痛苦的回憶。也許是酒喝得多了,借著酒精的力量才敢大聲製止別人繼續說下去。如果在平時相信他也隻能把痛苦埋在心裏,不能表露出來。
這樣講到自己得意的過去時,就觸到了別人不得意的過去:你過去發了財,別人過去還在窮要飯,甚至還在蹲監獄,你講到過去時眉飛色舞,別人已是痛上心頭。
過去的回憶,有時候的確是擴大話題的好材料,但有時候卻不一定會令對方快樂,有很多人在初次見麵時,為了不出現冷場,會問對方的過去、故鄉的情況等,但是必須考慮到有的人不願提到這種事。所以,如果話題轉到了這方麵,應時時注意對方的反應,因為每個人心底的情感或多或少都會表現在臉上或動作上,如果發現不大對勁,就得趕快打住。
比較保險的方法是談談現在的行情,現在的事情每一位老板都會感興趣,因為這些是他們正在經曆的事情,因此,他們都要睜大眼睛豎起耳朵聽你講,希望獲得一點有利可圖的信息,再多賺幾個錢,講到恰當時,他們還會報以幾下掌聲,讚你幾句,心裏也服你幾分。
如果你不願多出風頭,不想太引人注目,你就少說為妙,讓那些人去提過去“吃力不討好”,讓那些人去談現在“為人做嫁衣”,你隻要安靜地傾聽就行了。
在女人麵前也別輕易提過去發財的事,許多女人過去還是鄉下“醜小鴨”一隻,甚至許多歌星、明星、影星,都經過了一番痛苦的掙紮才搖身一變成了今日的“天鵝”,你提過去正好是哪壺不開提哪壺,會使你的約會變得尷尬,毫無生氣。你過去發了財,也許有人過去是你資產的幾倍幾十倍呢,所以這是一個敏感的話題,要注意臨場效果。
厚黑哲理
所謂“好漢不提當年勇”,發了財也要不露聲色,把過去的曆史藏在自己心裏,少說一點,多做一點。
使用視線
厚黑認為,在觀察對方、了解對方的身體語言和心理活動時,要暗暗使用視線,對他們進行掃描。有的人目光敏銳,視線逼人,男的看了覺得心虛腿軟,女的看了手足無措,這是明用視線;暗用視線是明用視線的補充,是悄悄進行的,在對方不覺察的時候,掃他一眼,看他的舉止是否失態,或者看他的表情是否強裝自然。
有人通過視線觀察,發現了這樣一些實例。
1.直視對方很久而不將視線轉開的女性,必定是心中隱藏了什麼事情。
2.在說話中途將視線集中在對方身上,是想強調自己所說的話,或是希望對方了解自己的表述。
3.一見麵就把視線移開的人,是希望自己能處於主動或上風地位。
4.被你看了一眼就轉開視線的人,多半心中有某種自卑感或企圖。
5.先看一眼隨即故意把視線移開,多半是對對方懷有強烈的性方麵欲望。
6.眼珠子急速地左右轉動,表示思緒十分忙碌。
7.視線方向激烈變化時,大部分是內心感到不安或懷有戒心時。
8.在談話中途突然把視線投向地麵,是想集中精神思考,是整理思緒的表現。
9.視線逐漸激烈轉動而有規律地眨眼睛,即表示思緒已整理好了。
這些實例歸納出視線的妙用,可以增加攻破對方的方法和途徑。對於那些狡猾的員工,你要暗暗使用視線,比如假裝邊轉身整理桌上的書籍,邊問他的話,其實正悄悄通過桌上的鏡子觀察他的回答是否老實。
一般來說,明著敢迎上你的目光和視線,暗著表情自然,沒有什麼異樣的員工,估計沒做虧心事或即使做了也做得不大不多。相反,就是一個壞東西。故此,不要忽略“使用視線”這個重要項目。
厚黑哲理
用眼睛殺死人,光明正大並不可怕,就怕暗地偷窺。對別人的所作所為了如指掌,如此一來,要麼自己適時出擊,要麼對方不攻自破。
狗嘴象牙
兵不厭詐,人不厭欺。要想使人相信你,就要有誇大其詞的本領,把不可能或可能性極小的事吹成大有可能或絕對可能的事。正如厚黑倡導的那樣,狗嘴裏完全可以吐出象牙,無論是真象牙還是假象牙。
在社會上形形色色的雄辯家中,政治家往往是出類拔萃的。其話語非常明確,充滿自信,奇怪得很,這些政治家所說的話會使數以萬計的聽眾滿懷信任,願意接受他,並且沒有半點反抗心理,對他們傳播的信息和作出的結論深信不疑。這是為什麼呢?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這主要是因為他們在發表言論時,經常使用“絕對”、“一定”、“完全”、“百分之百”等“全部肯定”或“全部否定”的明確判斷。
例如,一位政治家在選舉進入白熱化階段時,到街頭遊說,經常說道:“我的判斷百分之百正確”、“我決不失言,即使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也許聽眾開始時會半信半疑,“事情會是這樣嗎?”但聽久了,耳朵裏聽到的全部是明確肯定或明確否定的結論,也就不知不覺地接受了這些簡單的結論。因此,如果掌握的信息不確實,含混不清,還不如借鑒一下政治家的手段,用全部肯定或全部否定的方式來傳播,無論是傳播力還是說服力都比較大。相反,如果在傳播信息時,總是說:“也許”、“可能”、“沒把握”、“拿不準”、“大概是這樣”,其傳播力和說服力就小多了。
在政治家們看來,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分辨不清的是非,甚至不可能有模棱兩可的現象。從他們的口中,你隻能得到兩個簡單的結論: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更為有趣的是,盡管世界上隻存在一個真理,他們卻能理直氣壯地製造出與這個真理完全相反的其他真理,他們能把死人說成活人,也能把活人說成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