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沒大沒小。酒桌是辦公室密戰的另一個舞台,酒桌之上也要講究規矩。有些規矩是硬指標,有些規矩則約定俗成,而有些規矩則帶有明顯的地域色彩,凡此種種,正所謂“無規矩就不能成方圓”。從反麵講,酒桌上發生的衝突與意外,多數是因為有人不按規矩行事造成的。酒桌上的第一個規矩就是要有大有小,也就是說,你既要知道別人的輕重,也要明白自己的分量,千萬不能找不準自己在酒桌上的位置,該敬酒的時候不敬酒,該讓酒的時候不讓酒,好像自己成了酒桌上的中心,一切都圍著自己轉,迷失自我後沒大沒小。
第二,沒前沒後。酒桌是職場的一個小縮影,你一定要講究規矩,遵守一定的先後秩序,頭腦中要有誰先誰後的意識。敬酒應該說是酒桌上的第一要務,先敬誰、後敬誰與誰先敬、誰後敬都同樣重要。你千萬別坐到酒桌上後就找不著北,本來輪不到你敬酒,應該再堅持等待一會兒,可你偏偏耐不住性子,分不出酒桌上的主次,甚至搶到主陪、副陪與主客前麵敬酒,還發言總結概括。另外,在其他同事正在敬酒的時候,你也不能目中無人地插隊進去敬酒,這樣不僅會破壞他們的敬酒程序,而且會把他們弄得很尷尬。如果你在酒桌上有這兩種表現,不僅不會受到歡迎,而且很容易得罪人。
第三,沒男沒女。在酒桌上,男女交往也比平時相對要隨便些,尤其是幾杯酒下肚之後,在酒精的刺激下,有時候男士們就不太注重細節了,表現得有些行為粗魯和態度曖昧,喜歡開些低俗的玩笑,但隻要不傷大雅,隻要女士們沒有直接表示抗議和斥責,應該允許一定程度的語言出軌。但是,如果女士們沉悶不語或者轉移視聽,男士們就不能再百無禁忌地胡說八道了。
第四,沒多沒少。多與少是指喝酒的量,這裏麵有兩個層麵的意思:一是一個人喝酒能喝多少,二是與人喝酒一次喝多少。俗話說:“君子喝酒,要喝而有度。”這句話從理論上成立,但真正到了酒桌上就很難做到,因為畢竟酒是一種充滿變數的東西,能決定喝酒多少的是人又不是人。從上麵兩個層麵的意思加以引申,有的職場人士沒有所謂“酒量”的概念,膽量大於酒量,他們坐到酒桌上不用別人勸酒就自動喝,直到喝多喝醉為止,然後就接著找茬鬧事,將酒桌攪得亂七八糟的;還有一種職場人士,隻要坐到酒桌上,就專門找軟柿子捏,明知人家喝不了或者喝不多,卻千方百計地挖空心思勸酒,甚至人家已經告饒,並且表現出了醉酒的特征,他們仍然不依不饒,非要讓人家出醜不可,把自己的滿足建立在人家的痛苦之上。你千萬不能做以上兩種職場人士,否則就會給同事和領導留下不良的印象。
第五,沒完沒了。有的職場人士一到酒桌上,就好像幾輩子沒有喝過酒一樣,見了酒比見了老婆和兒子還要親,敬起酒來就纏住人不放,而且死乞白賴地阻撓酒席散場,誰說散場就和誰沒完,非得喝多喝醉不可,最後不是被別人硬性地勸走,就是別人不悅後甩袖而去。多數情況下,這種職場人士並沒有什麼惡意,他們之所以沒完沒了地鬧酒主觀上也是為了大家盡興,甚至還有為東道主捧場的良好初衷。在他們看來,如果不這麼做,酒桌便失去了應有的意義,就達不到理想的溝通效果。雖然他們的本意是無可厚非的,但實際結果卻往往適得其反。如果是幾個特別要好的同事聚在一起喝閑酒,大家出於彼此的情誼可以忍受,但是一旦到正式或者比較正式的場合,這種沒完沒了地鬧酒的職場人士,確實令人心生厭惡。你千萬不能做這種人。
第六,多嘴多舌。如果你不會喝酒或者身體不適不能喝酒,最好是老老實實地坐在那裏,管住自己的嘴巴,可千萬不要多嘴多舌。否則,隻會自討苦吃,被人灌得找不到北。
有一位領導下基層檢查工作。聽完彙報、看罷現場、照例發表了重要講話之後,大家就坐到了酒桌上。喝到酣暢處,有幾個年輕幹部端著杯子來給領導敬酒。他們本來的想法是,反正在場的人都已經喝得差不多了,場麵也比較混亂,所以想趁機混水摸魚,大家一起舉杯,稍微表示一下,也就能蒙混過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