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群傳說中的人們。他們低調、冷靜、圓潤,像一枚枚形狀迥異卻功能相近的金幣。他們都不可思議地富有,在絕大多數人看來,那些財富隻有用想像的方式才可能被消費掉。
他們是一個國家中最富的那個人,這個人,整個國家隻有一個。在這個商業主導一切的社會中,這已不僅僅是一個金錢數字的概念,而更帶有象征和寓言的色彩。於是,對這一族群的解讀,便超出商業經略的範疇,而更帶有生命審視的意味。在過去的這段時間裏,我和我的助手以《福布斯》最新公布的2005年全球富豪榜為依據,對30個國家和地區的首富進行了一次“故事整理”,我們所得出的一些印象和結論,可能在很多人讀來會感到一點點的意外。他們盡一切努力使自己默默無聞。
美國作家愛倫堡在評論俄羅斯女詩人茨維塔耶娃時說:“她盡一切努力使自己默默無聞。”這句話用在很多首富的身上似乎更加合適。
有時候,首富們的低調甚至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2004年,德國的阿爾布萊希特兄弟資產總和達到411億美元,其中哥哥卡爾以230億美元躍居全球第三富豪。而人們發現,關於兩兄弟的最近一次采訪是在1953年,而最近刊登過他們照片的報紙是在16年前出版的。唯一被大家知道的是:他們中哥哥卡爾如今已83歲,弟弟特奧也已經81歲。
西班牙首富阿曼西奧·奧爾特加·高納是另一個把自己裝在套子裏的歐洲老頭。這位鐵路工人和家庭婦女的兒子現在已經成了世界時裝界財富總值第二的有錢人,他所經營的時裝連鎖店開在全球最繁華的都市大道上,可是在幾乎所有的西班牙報紙上都沒有一條關於他的新聞,他也從不在媒體露麵。有人好不容易找到他的兩張照片,其中一張是2003年關於他旗下的一家公司上市的一個報道,另外一張是關於這家公司股票上市之後的報道配圖,而更有趣的是,這兩張照片上胖胖的奧爾特加穿的竟然是同一件衣服。
在亞洲的日本,曾經以775億美元的股票市值超過比爾·蓋茨當過一天“全球首富”的軟銀總裁孫正義如今已風光不再,他的資產縮水98%,目前僅為15億美元,而替代他的卻是一位55歲才接上班、從來不在媒體拋頭露麵的茶酒商——三得利集團的總裁佐治信忠。即便在日本,他也算不上是一個公眾人物。
導讀:“首富”的物種起源在絕大多數的現任首富中——特別是在歐洲大陸,低調似乎是他們共同的性格特質。跟很多人的想像完全不同的是,他們往往不是定居在倫敦、巴黎這樣的大都市,而是常年生活在一些不知名的小鄉村和小城市裏。他們幾乎從不參加群星閃耀的派對或嘉年華活動,盡管這些奢侈光鮮的活動很多是由他們的公司組織或出錢主辦的。他們也很少出現在諸如“財富論壇”、達沃斯企業領袖年會這樣的商業盛會中,世界很少聽到他們宣講自己的財富智慧,或為自己著書立說——“不著文字”似乎是一條不成文的 “首富傳統”,20世紀初的美國首富洛克菲勒便在遺囑中嚴厲禁止後人為他寫傳記。他們隻是默默無聞地一天一天把自己的財富數字累積上去,讓那些金光閃閃的金錢擋住任何投向他們的好奇的視線。
與低調相伴的是生活的簡單和節儉。一度被認為財富很可能超過了比爾·蓋茨的瑞典首富坎普拉德是宜家的創辦者。這位農場主的兒子、第二代德裔移民用一生的時間打造出一個令人生畏的家具連鎖帝國。人們對他的描述是這樣的:坎普拉德從來缺乏光鮮的外表,他沒有時髦的服飾、昂貴的手表和豪華的轎車,出門旅行總是坐經濟艙。如果公司為他預訂了昂貴的東西,他會非常惱火。在宜家總部吃工作午餐,他會從自己的錢包裏掏出鈔票付賬。他喜歡喝酒,但不一定要昂貴的,一瓶廉價的威士忌能讓他更加愉快。他會開著老式的沃爾沃汽車到處亂竄,或坐著公交車去菜場淘廉價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