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非洲:尼基·奧本海默 (1)(1 / 2)

——尼基·奧本海默:鑽石王國的獨裁者世界上一些財富的起源要從很久以前說起,南非首富尼基·奧本海默財富的曆程就是其中之一。

在19世紀以前,人類曆史上曾經爆發過多次“熱潮”,像最早的“煉金熱”和17世紀的“鬱金香熱”等;19世紀,又爆發了兩次大的熱潮,一次是19世紀中葉在加利福尼亞發生的“淘金熱”,另一次是19世紀下半葉在南非的“鑽石熱”。這兩次熱潮都造就了一批“一夜暴富”的人,前者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窮人——蘇特爾(據說他擁有美國聖弗朗西斯科城所有土地,但他卻永遠不可能得到),而“鑽石熱”則使奧本海默家族成為南非甚至是整個非洲最富有的家族。今天我們看到的南非首富尼基·奧本海默就是由那次熱潮開始的第三代子孫,在2005《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尼基·奧本海默以60億美元的資產,名列第72位。

1902年,尼基·奧本海默的祖父歐內斯特初到南非,當時那裏還是沒有獨立的英屬殖民地,但他被一個誘人的故事吸引到了這個荒涼的地方。據說,南非的一個牧羊小孩在路邊撿到了一顆漂亮的石頭,卻不知道它是一顆價值連城的鑽石,在用來交換了1輛篷車、10頭牛和500隻肥羊後,這顆原石重達83.50克拉的“南非之星”便成千上萬倍地翻著自己的價值,到最後簡直成了無價之寶。在南非發生的這個故事(事實上南非也的確藏有很多鑽石,它至今仍是世界最大的鑽石產地),使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投來了熱切的目光,於是,從各地(主要是歐洲人)湧來了各色淘鑽石的人,歐內斯特也就是在這股熱潮中來到南非的。

但歐內斯特又不是一個簡單的跟隨者,或者說他跟大多數人有點不同:在經過幾年的淘鑽後,很多人帶著大量的黃金和鑽石走了,但歐內斯特卻決定留在南非,他的心底遠遠不是想發一筆橫財這麼簡單,而是有著更大的野心。

歐內斯特在南非定居後,接手了約翰內斯堡的一家鑽石礦。很快,這家鑽石礦為他帶來了豐厚的財富——他成為當地有名的富商之一。而一係列事件後,歐內斯特又出乎意料地當上了南非金伯利市的市長以及城市議會的議員,政治上穩固的地位為歐內斯特帶來了財富和名利上的巨大收獲。在1917年,歐內斯特注冊成立了南非首家礦業公司——英美公司,由此也開始了奧本海默家族將近一個世紀的鑽石旅途。

壟斷是最簡單、最有效的策略

從一早開始,歐內斯特為自己公司設定的目標便是壟斷鑽石經營,因為他發現,隻要實現了壟斷經營,一切就會都由自己說了算。這個目標在初期是戰勝當時南非的主要對手戴比爾斯。當時英國殖民者塞西爾·羅得斯為控製南非鑽石開采和全世界鑽石貿易,已經建立了龐大的網絡,而他領導的戴比爾斯公司便是英國殖民擴張的最好工具——這家1888年誕生的、以農場主約翰內斯·尼古拉斯·戴比爾斯命名的專業公司,主要進行鑽石開采與銷售。

於是,歐內斯特把他的首要目標確定為擠垮羅得斯的戴比爾斯公司。不過,這在當時是屬於異想天開的事情,就好比一條蛇想吞下整頭大象一樣。但歐內斯特是擅長進行壟斷競爭的高手,他兩度調整自己獨立的銷售網絡,壓低鑽石價格與戴比爾斯進行長期的惡性競爭。由英國殖民者控製的戴比爾斯逐漸經受不住財富迅速減少的打擊,擔心鑽石價格越低自己的損失越大,手中鑽石企業的股票也可能成為一堆垃圾,因此他們最終決定將歐內斯特納入戴比爾斯的體係,即兩家公司並購到一起。此後,歐內斯特的事業就更加順利了,他背靠戴比爾斯,開始逐個消滅其他實力薄弱的鑽石企業。

在擴張中,歐內斯特總結了幾手絕招:野蠻價格競爭、製裁和圈定勢力範圍。通過這些方法,到20世紀20年代,隨著羅得斯的去世,在整個南非的鑽石界,一言九鼎的就隻有歐內斯特了。1929年,他幾乎蕩平了所有的對手,輕鬆地當上了多方持股、在約翰內斯堡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戴比爾斯鑽石公司的總裁——歐內斯特已基本完成了當初他既定的目標,而剩餘的事情,則由他的兒子亨利及孫子尼基去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