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學會職場潛伏術,做一個人脈角逐高手(2)(3 / 3)

有個人買了一棟帶院子的房子,一搬進去,他就對院子進行全麵整頓,雜草雜樹一律清除,改種自己新買的花卉。

某日,原先的房主回訪,進門大吃一驚,就問:“那株名貴的牡丹哪裏去了?”

這時這個人才發現,自己居然把牡丹當草給割了。

後來這個人又買了一棟帶院子的房子,雖然院子更雜亂,他卻按兵不動。於是,冬天他以為是雜樹的植物,春天裏開花了;春天他以為是野草的植物,夏天卻花團錦簇;半年都沒有什麼生機的小樹,秋天居然葉子紅了。直到第二年的秋天,他才認清哪些是無用的植物並予以大力鏟除,而所有珍貴的草木都得以保存下來。

張智力的第一次空降成功,可總結為以下3點:第一,無為而治,以退為進,他低調到不為人所注意,而當被注意到時,他已經遠遠地超越了其他同事;第二,深入前線,從市場外圍著手,然後再影響公司內部決策;第三,先獲得同事的認可,然後讓這種認可影響到老板,再引起老板的重視。

張智力的第二次空降成功,主要可歸為以下兩點:第一,事先與老板深談,得到了老板的充分授權與信任;第二,以示弱的方式出現在同事與下屬麵前,讓他們充分展現自己,然後切中要害,快刀斬亂麻。

從張智力這兩次空降經曆中,我們不難看出,其成功之處在於:

第一,審時度勢,區分對待。在第一家公司,由於條件不夠成熟,無法直接影響老板,他先在同事中無聲地造勢,然後由同事的認可去影響老板對自己的看法,即用外力提升自己在老板心目中的地位;而在第二家公司,他則直接與老板麵對麵地要求用人權,在獲得認可與授權的情況下,直接用業績去穩住自己在老板心目中的位置。

第二,知己知彼,百戰不怠。在第一家公司,他先分析數任市場部經理離職的原因,然後用以退為進的方式穩步提升自己的影響力;而在第二家公司,他則先放任自由,讓下屬充分展現個性後,再大膽調整人員,去偽存真。

可以說,張智力的兩次成功空降,基本上符合“中國式”職場智慧,使用了同一種職場潛伏術:無為而治,構建人脈優勢,從而取得了良好的業績,並一鳴驚人。首先他無為而治,韜光養晦,目的是暗處觀察,摸清情況,耐心等待時機,構建人脈優勢。然後,一旦時機出現,他就“有所作為”,通過取得“小勝”贏得老板的信任、樹立個人的威信。

五、冷板凳該坐還得坐

冷板凳是職場人士一提就皺眉頭的東西。在職場中,很多人都不希望自己坐冷板凳,都希望自己是單位裏呼風喚雨、叱吒風雲的角色。但是,在特定的環境中,主角就那麼一個,注定有人得在冷板凳上熬著。那麼,坐還是不坐,如何坐,為何而坐,就充滿玄機了。

2006年底,陳昕跳槽去一家知名企業做銷售部副職,摩拳擦掌準備大顯身手。報到後她才知道,此次銷售部招了4個副經理,每個副經理在原來的單位都是獨當一麵的人物。在4個副經理各自遞交了銷售計劃後,銷售經理認為陳昕的銷售目標太低,就把她和與另外一個副經理張麗一起劃為保守派,讓他們倆坐起了冷板凳。

“掛著副經理的名號,我手裏卻沒有任何實權,事事要向銷售經理請示彙報,甚至重要的事情都不讓我參與。”陳昕沮喪地將自己的遭遇講給朋友聽。沒想到朋友卻說:“你這冷板凳坐得好。一來你可以藏拙,冷靜觀察,從容準備;二來你有足夠的時間了解企業文化及公司裏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冷板凳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沒有做好充足準備的情況下,你就倉促出場。”

陳昕覺得朋友的話很有道理,便安心開始了自己的冷板凳生涯:收起鋒芒,做好每件小事。因為境遇相似,張麗多次拉攏陳昕,陳昕發現她的心態很成問題。除了不停地抱怨,就是無效地抵抗,弄得自己跟上下級的關係都很緊張。而與不識時務的同事建立攻守聯盟,注定會死得很慘,於是,陳昕主動與張麗劃清了界限。

一年後,因為業績沒有達到預期目標,銷售經理被解職,陳昕忽然一炮走紅。這時候的她,對於公司上上下下的情況和人際關係已經摸了個一清二楚。她並沒有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而是主動放權,力求讓每個員工發揮長處。這樣依賴,不僅她工作起來不累,而且下麵的人心態也相對平和。惟有張麗依然覺得,整個世界都虧欠了自己。於是,陳昕選擇繼續讓她坐冷板凳。

“集體的利益高於一切。如果一個人總是過高地估計自己,不顧全大局,坐冷板凳的機會比那些能力平庸者更多。坐冷板凳的優勢在於,它能夠讓你規避風險,了解各種情況和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與其急於表現自己,你還不如暫時收斂鋒芒,因為坐冷板凳就意味著機會。”回憶起自己的這段職場經曆,陳昕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