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故事說,一位國王感到自己很煩惱,很痛苦。於是,他命令手下的大臣,去尋找世上最快樂的人。這個大臣在漫長的旅程中,首先訪問了許多當官的人,發現當官的人並不幸福,沒有快樂,整天為公務所累,十分煩惱。於是,他又去訪問做工的人,發現做工的人同樣煩惱,沒有什麼快樂。他再去訪問農民,農民同樣也是煩惱。他以為這世界上沒有什麼快樂的人。
終於,他在路邊看到一個流浪漢,這個流浪漢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他幾乎沒有什麼煩惱。這使得大臣大吃一驚。大臣回去把這件事翻來覆去想了幾天,終於弄明白:世上本來都是快樂的事情,所謂痛苦都是自己內心產生的。
快樂是什麼——快樂既非一份禮物,也不是一項權利,我們得主動尋覓、用心去追求,才能得到。當你嚐試新的事物,接受新的挑戰時,你就會因發現了一個新的生活層麵而驚喜不已。有夢想、有追求,就會有快樂。因為奮鬥的過程和達到目標時的輝煌,都能使人產生無比的快樂。
快樂是什麼——追求快樂的途徑有很多,不要死心眼就認準最好的事情隻有一個。我們的生活態度永遠應是處之泰然,無論在順境或逆境之中,該放棄時就放棄,從挫折中吸取教訓,相信還有一條大道通羅馬。
快樂是什麼——我們要學會隻跟自己比,不跟別人比,承認自己的弱點,虛心接受別人的建議、幫助和忠告,拋棄自己心頭承受的“成就”的壓力。相信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更好。
快樂是什麼——隻顧自己的人結果會變成自己的奴隸。如果隻為自己而活,生活就會變得狹隘,處處受到局限。“人類需要愛”,要想獲得別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別人,當你對周圍的人和事充滿愛時,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快樂是一種心靈狀態,快樂不是來自於物體,它也不是一件東西。快樂也不需要窮追不舍——你不需緊緊抓住它,因為它就在你心中,你已經得到它了。但這並不表示你就不需貢獻一些精力給它。快樂就像一場宴會,你坐下來享受其中的樂趣——但隻有你要它、你已準備好迎接它時才翩然到來,準備讓自己快樂吧!讓快樂發生吧!
威廉·詹姆斯是實用心理學的權威,他曾經發表如下的見解:“行動似乎是隨著感覺而來,可是實際上,行動和感覺是同時發生的。假如我們可以使我們意誌力控製下的行動規律化,也可以間接地使不在意誌力控製下的感覺規律化。”換句話說,威廉·詹姆斯告訴我們,我們不可能僅憑“下定決心”就改變我們的情感——可是我們能夠變化我們的行為,而當我們變化行為的時候,就會自然而然地改變了我們的感覺。“於是,”他進一步解釋道,“假如你感到不快樂,那麼所能找到快樂的方法,就是振奮精神,使行動和言辭好像已經感覺快樂的樣子。”
這種簡單的辦法是否有用呢?你可以自己試一試。使你的臉上露出一個很快樂的笑臉來,抬頭挺胸,好好地深吸一大口氣,然後唱一小段歌;假如你五音不全,就吹口哨;若是你不會吹口哨,就哼一段小曲。你就會很快地發現威廉·詹姆斯所說的是什麼意思了——也就是說,當你的行動可以顯出你快樂的時候,根本就不會再憂慮和頹喪下去了。
這就是能在我們生活中創造奇跡的大自然的基本真理,假如我們想培養寧靜和快樂的心境,請記住下麵的原則:“有了快樂的思想和行為,你就能得到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