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我已經踏上這條道路,那麼,任何東西都不會妨礙我沿著這條路走下去。
——康德
萊伯曼要向那些到了60、70、80、90歲就自認上了年紀的人證明,這個年紀並不是生命的暮年。不要總去想還能活幾年,而要想還能做些什麼。著手幹些事情,這才是生活的真諦。
蓋理認識哈裏·萊伯曼先生的時候,哈裏·萊伯曼已經是一位百歲老人了。那一天又熱又悶,就連不見陽光的蔭涼處也達到40℃的高溫。來到哈裏·萊伯曼的住處,蓋理還以為這位老畫家一定坐在舒適的空調室裏等他。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哈裏·萊伯曼正在樹蔭下專心致誌地繪製一幅油畫。哈裏·萊伯曼告訴蓋理,他剛剛同一個日曆出版商簽定了一項七年的合同,畫架上的作品即是其中之一。
老人身材瘦長,臉上皺紋已深,下巴留著一撮胡須,頭發花白,但卻精神煥發,衣著也很講究,看上去最多不過80歲。80歲!這正是哈裏·萊伯曼開始學習作畫的年紀。
萊伯曼在一所老人俱樂部裏和繪畫結下緣分的。那時,老人歇業已有六年。他常到城裏的俱樂部去下棋,以此消磨時間。 一天,女辦事員告訴他,往常那位棋友因身體不適,不能前來下棋了。看到老人的失望神情,這位熱情的辦事員就建議他到畫室去轉一圈,還可以試畫幾下。
“您說什麼,讓我作畫?”老人哈哈大笑,“我從來沒有摸過畫筆。”
“那不要緊,試試看嘛!說不定您會覺得很有意思呢!”
在女辦事員的堅持下,萊伯曼來到了畫室。過了一會兒,辦事員又跑來看看老人“玩”得是否開心。
“嗬嗬,先生!您剛才在騙我!您簡直是一位名副其實的畫家。”女辦事員笑著對老人說。
不過,萊伯曼說的全是實話,這確實是他第一次擺弄畫筆和顏料。提起當年這件往事,老人頗有感慨:“這位女辦事員給了我很大鼓舞,從那以後,我每天去畫室。她又使我找到了生活的樂趣。退休後的六年,是我一生中最憂鬱的時光。沒有什麼比一個人等著走向墳墓更煩惱了。從事一項活動,就會感到又開始了新的生活。”
繪畫,對於這位八旬老人來說已經不僅僅是一項單純的消遣活動。81歲那年,老人還去聽了繪畫課,一所學校專為成年人開辦的十周補習課程。第三周課程結束的時候,老人抱怨任課教師、畫家拉裏·理弗斯從來不給他幫助指導。
“您給每個人講這講那,對我卻隻字不說。這是為什麼呢?”顯然,老人不高興了。
“先生,因為您所做的一切,連我自己都做不到。我怎麼敢妄加指點呢?”最後,理弗斯還自願出錢買下老人的一幅作品。就這樣,不到4年的光景,哈裏·萊伯曼的作品先後被一些著名收藏家購買,並進了不少博物館。美國藝術家史學家斯蒂·芬·朗斯特裏特寫道:“許多評論家、藝術品收藏家,透過這種熱情奔放、明快簡潔的藝術,看到了一個大藝術家的不凡手法。可以說,萊伯曼是帶著原始眼光的夏加爾。”
1977年11月,洛杉磯一家頗有名望的藝術陳列館舉辦了其第22屆展覽,題為:哈裏·萊伯曼101歲畫展。這位百歲老人筆直地站在入口處,迎候參加開幕儀式的四百多名來賓。其中有不少收藏家、評論家和新聞記者。作品中表現出來的活力贏得許多參觀者的讚歎。老人說道:“我不說我有101歲的年紀,而是說有101年的閱曆。我要向那些到了60、70、80、90歲就自認上了年紀的人表明,這還不是生命的暮年。不要總去想還能活幾年,而要想還能做些什麼。著手幹些事,這才是生活的真諦!”
成功的失敗者
你若要喜愛你自己的價值,你就得給世界創造價值。
——歌德
在外人看來,一個綽號叫斯帕奇的小男孩在學校裏的日子應該是難以忍受的。他讀小學時各門功課常常亮紅燈。到了中學,他的物理成績通常都是零分,他成了所在學校有史以來物理成績最糟糕的學生。
斯帕奇在拉丁語、代數以及英語等科目上的表現同樣慘不忍睹,體育也不見得好多少。雖然他參加了學校的高爾夫球隊,但在賽季惟一一次重要比賽中,他輸得幹淨利落。即使是在隨後為失敗者舉行的安慰賽中,他的表現也一塌糊塗。
在自己的整個成長時期,斯帕奇笨嘴拙舌,社交場合從來就不見他的人影。這並不是說其他人都不喜歡他或討厭他。事實是,在人家眼裏,他這個人壓根兒就不存在。如果有哪位同學在學校外主動向他問候一聲,他會受寵若驚並感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