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尋求辯駁(1 / 2)

我是一個學易者,易,便是《周易》。學易已是兩年了,這兩年裏,定是遇到了不少的事情。有好的,當然也有壞的。當然,更多的是一些令我感到心痛的事情。心痛,並非來源於對我的否認,而是我從這一路上看到了太多太多的靈魂腐朽。當真是難以相信,這種腐朽的氣息竟然會以如此之快的速度轉播出去。這是一種病毒,又或許,是比病毒還要可怖的。

世人對其極大的誤解,正給了那些江湖騙子的可趁之機。我一直很憎恨這些騙子,因為他們在原本就脆弱不堪的古文明的創口上,來回不斷地撒鹽,讓這口子,傷得越來越重。但也是幸甚至哉,我隻遇到過一次騙子。說來也是好笑,我僅僅是問了他“如何運用六壬射覆”這一問題,便悄無聲息了。我自是知道他是騙子,故意問又加了好幾遍“在嗎”。當然,必然是不理我的,我也就不太在意,與他斷了聯係。

事實上,最初我學易,全憑興趣。然而時間越長,我發現不知有多少人全然沒有了科學應有的嚴謹的態度,信口雌黃,毫無根據。我氣憤,同樣也很可悲。至那時起,我知道我有目標了。

學校的生活,讓全班同學都知道我看過《周易》,甚至還有幾個老師。當然,這些人裏,也幾乎沒人真正讀過這本書——誰會找閑工夫讀它呢。但令我感到有些難受的是,他們沒有真正讀過《易》,但卻是斷定周易是迷信的。有時無事,我便和幾個同學講講易理,以求解除這些偏見,讓他們以應有的思維看待這些事情。雖然其效果正以龜速發展,但至少在現在,已經有三個人開始讀上周易了。而且,更讓我感到欣慰的是,我在學校關於綜素平台的通知的傳統文化欄中,找到了“射覆”二字。雖說這件事與我無關,但這說明了,現在社會正在慢慢承認諸如八卦一類數理模型的存在。這自然是好事一件了。

然而前幾天,我去找一個老師開出門條(我是住宿,但當天走讀,學校規定要找老師開出門條住宿生才能出校門)。那位老師很年輕,也常開一些玩笑,我們都很喜歡聽他講課。這次同樣不例外。先前上課的時候,老師在講到某內容的時提到了《周易》,並推薦我們讀一讀。我的同學們也正如我所料,向老師說我看過《周易》。這位老師也因此事對我有些印象了。這次去開條,他說:“你看過周易是吧,嗬嗬。等以後畢業到社會上,包裝成一個風水大師,你也就不求生計了。”

隨後,老師笑了兩聲,頓了頓,又道:“別幹這個,這都是封建迷信的東西。”

霎時,我的內心產生了一點波瀾,然而我自知不是時間反駁,隻也得朝老師笑了兩下。當然,風水這事,我基本沒有發言權。但想到老師或並沒有看過相關典籍便妄下定論,這笑聲中還是摻雜了一些澀味。

又是過了一兩天,晚上睡覺的時候,舍友們無事,一個舍友便想到了一個話題:“既然沒事幹,我來反駁反駁周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