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幾乎撞死他們的女人當時毫無疑問正匆匆忙忙。很可能她當時正在加速,要搶在交通燈轉紅之前衝過路口。
安格爾也並非無過。她和獨生子當時站在人行道上,是因為她想節省兩分鍾,打算就在那裏跑過馬路,而不多走半條街到路口的交通燈那裏去。結果她幾乎送掉了兩條命。
安格爾從不輕易冒險。就在那次事件發生前一個星期,她才從日本旅行9天歸來。這次出門曾搭乘6架飛機,飛行了25000公裏,起飛降落各6次,也就是曾有12次機會上夜間新聞節目的頭條。
安格爾想到飛行25000公裏平安無事,卻險些死在離家三個巷口的地方;想到她的獨生子幾乎陪自己送命;想到她丈夫差一點就要失去兩個至親。如今她已經決定不再匆忙,慢下來,想想春天,想想院子裏的花,還有他們的孩子,他們的生命,他們與未來的合約。
這次事件後的那個星期日,在教堂裏,他們所唱的讚美詩引起安格爾內心的共鳴:“請讓我們了解生命有限,讓智慧在我們心中長存。”
我們通常不懂得珍惜我們的生命與時間。甚至認為生命的過程與意義是完全不對等的兩個概念。這種不對等與不平衡的想法,導致了我們自身的惰性。人們常常機警地躲避驚濤駭浪卻忽略身邊看似平靜的水潭。
自然才是最美
當你把自己獨有的一麵顯示給別人,魅力就隨之而來。
--索菲婭·羅蘭
凱斯·黛莉從小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夢想:她想成為像芭芭拉·史翠珊那樣有名的歌手。
黛莉從未向人透露過這個夢想。她隻是在沒有人的時候放開嗓子歌唱。其實原因很簡單:她長著一張難看的闊嘴和一口奇怪的齙牙。
黛莉一直對自己的齙牙耿耿於懷。在高中畢業聚會時,因為每個人都得表演節目,她便選擇了唱歌。她穿著母親的白色小禮裙,緊張地站在舞台中央。音樂響起,她開始和著唱。她一直很在意自己的牙齒,為了使它不影響自己的魅力,她一直想辦法把上唇向下撇,以此來掩飾她突出的門牙。像這樣唱歌當然十分別扭,她唱得心不在焉,聲音變得扭扭捏捏,甚至連好幾段歌詞都給忘到了腦後。
同學們看到她奇怪的樣子,忍不住哄堂大笑。這是黛莉第一次公開演唱,卻得到這種結果。她沮喪萬分。
這時,音樂老師史密斯夫人來到她身旁,很誠懇地說:“凱斯,其實你的嗓子很棒,完全可以唱得更好。但你唱歌時,好像在試圖掩飾著什麼。你不太喜歡自己那口牙齒吧。”
黛莉被說中了心事,羞得滿臉通紅。
史密斯夫人直率地說:“這又有什麼關係呢?齙牙並不是什麼罪過,你為什麼要拚命地掩飾呢?張開你的嘴巴吧。隻要你自己不引以為恥,觀眾也一定會喜歡你的。說不定,這口牙齒還能給你帶來好運氣呢!”
黛莉接受了老師的建議。她開始大膽地在各種公共場合演唱。她不再去想自己的齙牙,隻是張開嘴,盡情地放聲歌唱。幾年後,黛莉成了頂尖的歌星,有很多人還想刻意模仿她呢!
裝飾的美好固然可以給人以美感,然而心靈的美,智慧的美,行為的美所能激發起的人們的美感,卻要比外表的裝飾強烈得多。
今天你學了什麼
愈學習,愈發現自己的無知。
--笛卡爾
費利斯的父親出身貧苦,隻讀到五年級,家裏就要他退學到工廠做工。
從此,社會便成了他的學校。他對什麼都感興趣,他閱讀一切能夠得到的書籍、雜誌和報紙。他愛聽鎮上鄉親們的談話,以此了解人們世世代代居住的這個偏僻村莊以外的世界。父親非常好學,他對外界的好奇心,不但隨同他遠渡重洋來到美國,還傳給了他的家人。他決心要讓他的每一個孩子都受到良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