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默·蓋茲博士是美國偉大的教育家、哲學家、心理學家、科學家及發明家,一生中所發明的產品逾數百種。
拿破侖·希爾拿著卡耐基的介紹信,造訪蓋茲的實驗室。他依約抵達時,蓋茲博士的秘書卻說:“對不起,此刻我不能打擾博士。”
“我要等多久才見得到他?”拿破侖·希爾問。
“不知道,可能要三個鍾頭。”
“你可否告訴我,不能打擾他的原因?”秘書小姐略為遲疑之後說:“他在等待靈感。”拿破侖·希爾笑著問:“等待靈感,是什麼意思?”
秘書也報以微笑說:“讓蓋茲博士自己解釋更好。我真的不知道要等多久,但是歡迎你在這裏等他,如果你要改天再來,我會盡量幫你安排確定的時間。”
拿破侖·希爾決定——等。這真是明智的抉擇。拿破侖·希爾描述當時的情形:
蓋茲博士終於走出房間,他的秘書為我們引介。看過卡耐基的介紹信,他愉快地說:“有沒有興趣看我等待靈感的地方?”然後,他帶我到一個有隔音設備的小房間,裏麵隻有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桌子上放著一堆紙,幾支鉛筆,一個電燈的開關。
蓋茲博士解釋說,遇到問題無法解決時,他會走進房間,把門關上,坐下來,把燈熄掉,開始沉思。他應用全神貫注的成功法則,把問題交給潛意識處理;有時毫無靈感,有時靈感卻如泉湧而來,等待的時間可能長達兩個鍾頭。靈感出現時,他會把燈打開,逐一寫下來。
蓋茲博士創新及改良的專利產品超過兩百種,其中包括許多人研究過,卻功虧一簣的東西。他會先仔細研究產品的功能和用途,找出缺點;把產品和資料、圖紙帶進房間,專注地思考處理的方法,補上不足的部分。
拿破侖·希爾問蓋茲博士,他所等待的靈感從哪裏來?他說,所有的靈感都來自:
1)教育、觀察及自身的經驗所得的知識,儲存在潛意識中。
2)大腦的潛意識串連宇宙中無盡的知識。
3)別人所得的知識,以心電感應的方式互相累積。
積極的行為模式
我們的習慣以及行為、思考模式,在潛意識裏,都受到父母、師長、傳統、同事和電視的影響。這種影響使我們能越過障礙而獲得成功。同樣,我們要達到目標,這項因素在修正自己的潛意識計劃時,也顯得十分重要。
在擬訂和修正自己的計劃時,你的潛意識必須自動地配合,才能奏效。此外,你還得將一些有用的技巧注入到潛意識,才能使潛意識配合著改變。
事實上,我們常不止一次地發現,要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是很困難的。如果你的潛意識受到外界影響而不願輕易變更,你也應該破除萬難,試著去改變。
為何人們不能經由意誌的力量,實現一些看來很容易實現的目標?因為他們不知道,經由潛意識的協助,可以讓自己接受新而有用的行為模式。心智活動時的基本形態就是:“當你的意誌和潛意識發生衝突時,潛意識往往會戰勝。”
我們要讓潛意識真正地參與到達到目標的努力過程中來。因為善於交際的人,發現自己在公開演講時,也會因緊張而失態;當我們想要改變自己時,也常會發覺並不如想像得那麼容易。沒有積極的潛意識,一切的計劃和運作都是徒勞。
勾畫成功後的自我
偉大的人生始自你心中的想像,希望做什麼事、成什麼人。在你心裏的遠方,應該穩定地放置一幅自己的畫像,然後向前移動並與之吻合。如果你替自己畫一幅失敗的畫像,就足以使你不能勝利;相反的,替自己生動地畫一幅獲勝的畫像,就足以助你邁向成功之路。
你可以用以前形成不合適的自我意象的同樣方法,製造出合適的自我意象。每天騰出30分鍾的時間,獨自一人,不受他人幹擾,盡量地放鬆自己,使自己舒適下來,然後閉上眼睛運用你的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