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美對方與你的需要相對的能力或成績
當一個人很有興趣地談到他的專長,或他所取得的成績,或他的業務成果時,你適時地提出與之相關的要求,在這樣的時刻,他拒絕你的可能性最小,你的要求得到滿足的成功率最大,這是經過心理學家及社會學家的實驗所證明的。當你有求於人時,就去讚美他,營造一個合適的氛圍,使你的需求最大可能和最大限度地得到滿足。
宋某是一研究所的高級工程師,和妻子兩地分居10多年了,錢花了很多,禮也送了不少,可就是沒辦法將妻子調過來陪他。這事搞得宋某精疲力竭,又無可奈何。此時,在他妻子調動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某局又換局長了,新上任的是從外地來的朱局長,宋某聽說這位朱局長能急人之急,為群眾辦事,他先了解了幾個受朱局長幫助的例子,然後登門拜訪。
他一開始沒談自己此行的目的,先是讚美朱局長,說他比較突出的政績。朱局長也很謙虛,直說:哪裏、哪裏,的確他們有困難,有的已經分居好幾年了,就是不能在一起,我隻做了我應該做的事。
到了這個關口,宋某就提出了自己的問題:“朱局長,我也有點小事,需要麻煩你,我和妻子已經兩地分居10多年了,一直沒有解決,本來不打算找了,聽大家都提起您,心中仰慕,來請您幫幫忙。”接著宋某介紹了一下自己的情況,朱局長讓他回去靜候佳音。果然,一紙人事令到手,宋某全家團聚。
在這個事例中,宋某是有求於人的,他所求的正是這位局長的分內之事,並且這位局長也因之名聲遠播。宋某首先對局長進行讚美,使局長在興頭上輕鬆地解決了長期懸而未決的問題。如果像有些人,隻知道自己訴苦,讓別人幫忙,激發別人的同情心,這是不夠的。
求人辦事,讚美對方的能力和權威,如果他不能幫你辦事,他就會在自尊心上受不住,臉上無光。隻要你讚美得當,抓住對方的弱點,那就沒有辦不成的事。
4.沒事常聯絡
人生活在社會當中,時時刻刻都要在群體活動中度過,沒有群體活動的人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所以,社會交際、朋友間的聯絡便成了人生的焦點問題之一。人際交往是簡單而又複雜的社會現象,每個人從早到晚、從生到死都離不開與別人交往,聯係和交往是那樣地司空見慣、習以為常,但同時它又是複雜的,每個人都是有思想、有情感、有自我的心理特點,有各種各樣的口的和欲望的。每個人都有難以把握的心理因素,有著猜不透的秘密。因此在進行交往和聯絡的過程中必須講究一定的技巧和藝術。
人脈關係需要精心經營和維護,在與朋友間的交往中需要培養一種習慣:沒事的時候也要記得與他們經常保持聯絡。如果平時連一聲問候也沒有,到了有事相求時才找出塵封已久的名片簿查找別人的聯係方式,與別人聯絡,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試想,如果你的一位10多年前的小學同學,其實你們住同一城市,彼此都知道對方的聯係方式,但是在逢年過節或者你遭遇不順時,他從來都未對你問候過。突然有一天,他主動地打電話過來要你幫他一個忙,你會怎麼想呢?多少還是會有那麼一點不太樂意去幫他吧。反過來,如果你與他或許有幾次的聯絡,在節日或你的生日時問候過你,在你患難的時候關心過你,這時他打電話過來尋求你的幫忙,你心裏就樂意多了吧。
觀察各種性格的人,哪種人的朋友最多呢?為人細心、周到、熱心腸的人擁有的朋友比較多。因為他們關心朋友的感受平時願意主動去聯絡朋友的感情、去關心別人,並讓朋友真正體會到自己的關心。
朋友之間的感情發展,就像銀行業務中的零存整取,平時一點兒一點兒的儲蓄,到了一年、兩年後就有一筆錢了。朋友之間的關係同樣需要維護和經營,平時互相不來往,相當於不存錢;有事才想到找朋友幫忙,相當於從存折中取錢,隻取不存,存折遲早會空的。以這種方式對待朋友,朋友之間的情感最終會枯竭,這種情況肯定不是我們樂於見到的。平時要多與朋友聯係,感謝朋友的關心和幫助,同時也要適當地拜訪朋友主動關心朋友、幫助朋友,這樣可以增進了解、培養感情。交朋友有功利性目的,但並不是朋友間的每一次來往都是以利益來估價的。朋友間的大部分交往還是出於增進感情的目的,需要一點點地累積,這其實也就是不斷地為你的人脈關係添加潤滑劑,使你的人際交往更自如。
當年劉備讀私塾時,十分聰明,講義氣,經常幫助同學,即使後來大家分開了,劉備仍與同學常保持聯係。其中有一個叫石全的朋友,十分真誠,家中很貧苦。劉備不嫌石全家貧,常邀石全到自己家做客,談論天下局勢。
後來,劉備在一次戰役中兵敗,受到敵人的追殺,是石全冒著生命危險將劉備藏了起來,救了劉備一命。
可見,朋友有時在很危急的關頭能幫上大忙,能起到排憂解難的作用。但是,朋友關係的維係來自於自己的努力。在與朋友分開之後並沒有經常性的聯係,那關係的維係也便無從談起。所以,隻要你有這份心、這份情,能夠真誠地維持分開之後的朋友關係,你的人際麵就會更加廣泛,路子也會比別人多出幾條。
感情來自交流。平時多加強聯係,是加深朋友感情的一個重要方法。
盡管當今社會流行一句話:“認錢不認人”。但是“人情生意”從未間斷過。因為人是有情之靈物,人人都難逃一個“情”字。
圈內人之間在平時人際交往中也需“感情投資”。
所謂“感情投資”,就是在平時交往之外多了一層相知和溝通,能夠在人情世故上多一份關心,多一份相助。即使遇到不順當的情況,也能夠相互體諒—“生意不成人情在”。
例如,你在生意場上遇到了彼此之間比較投緣的人,有了成功的合作,感情也自然融洽起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有緣”的人。有緣自然有情,雙方為了加深友誼,會為對方付出,但是隻有懂得保護和持續這種朋友關係的人,才能繼續愛護它、增進它,使雙方的友誼天長地久。
當然,就算雙方有“緣”,彼此能夠一拍即合,要保持長期的相互信任、相互關照的關係也不那麼容易,仍然需要不斷進行“感情投資”。
在商場上,這種問題表現尤其突出。每個人都為各自的利益做事,彼此都曉得商人多詐多奸,人與人交往不能不防,所以很容易互相起疑心。結果“緣”就會由合作轉為對立,人情變成了敵意。最好的朋友常常會變成最恨的人,這在商場上也屢見不鮮。相互最仇視的對手,往往是原先最親密的夥伴。
在日常生活中,朋友之間之所以會走到這一步,是因為雙方忽略了“感情投資”的結果。一些人常犯這種毛病:一旦與對方建立了良好關係,就不再覺得自己有責任去保護它了,往往會忽略雙方關係中的一些細節問題。例如該通報的信息不通報,該解釋的情況不解釋,總認為“反正我們關係好,解釋不解釋無所謂”,結果日積月累,堆積成難以化解的矛盾。
更有甚者,在與對方成為朋友之後,總是一味地向朋友索取回報,而不繼續進行感情投資。這主要表現為對別人要求越來越高,總以為別人對自己好是應該的,但是別人對於自己稍有不周或照顧不到,就有怨言。這種做法必然會損害雙方的關係。
生活告訴我們,友誼之花需要愛心的滋潤,否則它會枯萎。朋友之間的“感情投資”應該是經常性的,並非可有可無的。人們從生意場到日常交往,都應該處處留心,善待每一個關係夥伴,要從小處、細處著眼,事事落在實處。
如果你是企業領導人,“沒事常聯絡”所包含的對象就更擴展了一層,在沒事的時候不僅要與自己私人的朋友經常保持聯絡,而且要與政府、供應商、經銷商等利益相關群體中的重要部門或人員聯絡,增進彼此的感情。尤其要重視與政府建立良好的關係,主動與政府合作,主動與政府常來常往,主動向政府彙報自己的構想、計劃,企業的情況、困難,並經常向政府提供有關企業的資料,讓政府了解企業的發展情況。通過長期來往可以培養企業與政府之間的感情,積極地消除或化解彼此之間的矛盾與摩擦。這對企業或自己事業的成功都非常有用。特別是當在這種公共關係交往中建立了良好的關係後,對企業與政府的溝通、企業問題的解決以及個人事業的成功都是很有幫助的。
5.多幫助別人
前麵提到了良好的人脈關係是在平時的交往和聯絡中建立起來的,沒事相求時也要想到與圈子裏麵的人們交流一下思想、道一聲問候。在這種交往、聯絡過程中我們更強調真心和坦誠,而不是一種形式和純利用的商業化關係。如果你隻是出於商業目的而刻意去培養友誼或者純粹把它作為促進自身事業的一種手段,雖然表麵上看起來你與你周圍的人關係良好,你對別人也友善熱情,但別人一旦發現你的意圖之後,就不會把你當作真正的朋友。在你經營失敗或遇到災難的時候,那些表麵的朋友都會一個個離開你,原因就是你平時不是真心待別人,而是在利用別人,從未不求回報地幫助過別人。如果想交到真正的朋友,建立牢固的人脈關係,還必須努力培養一些高尚的品質,比如寬宏大量、發自內心深處的友善和施恩不圖報的樂於助人的精神。
許多人在談及自己的提升或最初的成功時,都忘不了說到自己樂於助人,林肯在這方麵就有突出的表現。他樂於助人,他在任何場合都能與別人打成一片。他在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亨恩頓先生說:“在林肯先生的住所住滿了人的時候,他會把自己的床讓給別人,然後他自己就到店裏的櫃台上睡,卷一卷布當做枕頭。似乎誰有困難都會想到向他求助。”他的這種品質就像一塊磁石,可以吸引別人的目光,吸引別人的心。
如果你是懷著一顆誠懇的心與別人交往,不圖回報地去幫助別人,雖然忘掉了自我,忘掉了提供幫助和友愛能給你帶來的好處,但是,正如著名企業家吉田所說:“播種善的人也會得到善,善會循環給我們,讓善不停地循環,大家都得到善的恩惠。”
所以不要老是想從別人身上得到什麼,應該想我能夠給予別人什麼,付出什麼樣的服務與價值來讓對方先獲得好處。當你能持續這麼做,並且大量幫助別人獲得價值的時候,也就是你成功的時候了。因為那些獲得你幫助的人會慢慢累積成一股龐大的力量,回饋你所需要的幫助與支持。有人說,社會以不可思議的方式存在,它能一直都保持公平,給予就會被給予。如果你作為一家企業的經營者,盡管獲利是你經營企業的目的但如果你願意本著施恩不圖報的心地提供部分免費或超低價好商品給顧客,你獲得的收益就可能遠遠大於你施予別人所帶來的損失。
名古屋有一家叫做“加它”的店,它是一家因製造咖啡用新奶酪而聞名的名古屋製酪公司。這裏的社長日比孝吉先生十分樂善好施,無論是什麼都免費或超低價供給。
一種無味大蒜是由一個擁有此項開發技術的人推銷到日比先生這兒的。據說日比先生自己試過後感覺很好,於是就買下了這項技術,然後讓從法國巴斯德研究所來的研究人員對其效能進行研究。原來這種特別方法製成的無味大蒜中含有一種叫“阿霍安”的物質,它能淨化血液,除了對預防癌症有效之外還有助於白內障、高血壓、哮喘等病的治療。
有一次,一個朋友來要點兒過年用的咖啡。“那麼,這個也給你,一起用著試試看。”日比先生順手將無味大蒜也給了這位朋友一些。沒想到這成了一個開端。據說到現在為止,這種無味大蒜已經派發給了全國25000餘人。
結果,有感謝信寄來:“這種無味大蒜效果驚人。”其中還有人寫信來聯係道:“哪怕隻付郵費呢?”“不能白白接受啊!”
這正是有趣之處。對後者,日比先生進行了勸服:“那樣的話,就請多多使用本公司的產品,或幫助宣傳一下‘加它’的產品就行了。”
派發給25000餘人,簡單算算,這需要多少經費呢?每年竟然要超過25億日元。
但是,自從派發這種無味大蒜以後,公司的營業額迅猛增長,1994年年收入超過了700億日元。日比先生說想把派送給無味大蒜的人數增加到10萬人,考慮一下,據說成本花費達到100億日元,“可是,那個時候公司的營業額也會達到3000億日元吧”。
雖然都知道提供這種服務可以吸引更多顧客,但是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人又有幾個呢?
日比先生說過:“給予就會被給予。報恩方式可以促進公司發展,我隻是對此做了一下實踐而己。”
作為企業的經營者需要施恩給顧客。同事與同事之間,即使互相是競爭對手,也同樣需要有施恩不圖報的思想去幫助同事完成某項任務,同事除了一方麵敬佩你的幹練,另一方麵對你的幫助也會有一顆感恩的心。真誠地助人一臂之力,這會在不知不覺中為自己存下一份善果。
在同一個辦公室中,小王擬了一份項目策劃書,內容很有價值,但可能不合經理胃口,要被拒絕。小王正在猶豫不決,旁邊還有人冷嘲熱諷,擠眉弄眼。下班後同事小張過來幫他看了看策劃書,為小王提了一些合理的建議,進行了一定的修改之後交給了經理。後來這個項目策劃被經理采納了,還給小王加薪獎勵。小王對小張的幫助牢記在心裏了。
過了一段時間,小張想申請配一台筆記本電腦,按經理的風格,這個申請批準的可能性有點小,但筆記本電腦對他經常外出出差又很必要,這時小王給小張出點子,勸小張在申請書上注明:“這台電腦將在與我們有業務往來的那家公司,以最低價格購買。”結果小張的申請被批準了。
小張和小王在工作中互相幫助對方完成自己的心願,擦亮周圍的人脈,贏得同事的尊重和佩服。
當然,你對別人的幫助應落到實處,不要停留在口頭上,要有行動,並徹底幫助他人解決實際的困難,讓你付出的幫助能真正起到實效。比如有一位盲人在大街上著急地用拐杖敲著地麵,是在說他不知道該怎麼走了。好心的你走上去,想幫助他,告訴他左邊是北,右邊是南,他其實仍然分不清楚,他需要你拉著他的手,帶著他走一段路。
毛澤東曾說:“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要做到無私地、誠懇地、不求半點回報地幫助別人已經很難做到,如果要持之以恒地幫助別人就更難了。所以,無私地、始終如一地幫助別人,一直是受到社會普遍尊敬的優良品質。如果你能達到這種境界,能夠毫無私心地幫助別人,並且堅持不懈,這將會為你的人脈添加一個重要砝碼,贏得朋友,贏得權力。
6.有福要同享
你有兩個蘋果,我也有兩個蘋果,如果彼此交換,還是各有兩個蘋果;但是,如果你有兩個蘋果,我有兩個梨,彼此交換一個後,雙方都有一個蘋果和一個梨的組合。同樣地,倘若你有一個非常好的人脈網,我有一個非常好的人脈網,我們互相交換,那麼,你有兩個人脈網,我也有兩個人脈網。因此擴展人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與你的朋友一起分享和交換人脈資源。
有這樣一對好朋友:馬克是汽車推銷員,約翰是保險推銷員。
有一次,馬克向一位文化名人成功推銷了一輛汽車。一個禮拜後,這位文化名人突然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先生您好,我是馬克的朋友,感謝您一個禮拜前從馬克那裏買了一輛汽車。我今天打電話是想通知您,請您明天抽時間開車回車行進行檢查。”約翰知道,大凡名人都很忙,一般不會隨便接受別人的邀請。所以,約翰想借這位名人回車行的機會請他吃飯。
第二天,這位名人如約而至。檢查車況後,約翰對他說“先生,我很感謝您的支持。已到午餐時間,我想請您一起坐一坐,我們可以順便聊一聊如何更好地維護您的愛車。我想您不會拒絕一個朋友的請求吧?”那位文化名人盛情難卻,接受了邀請。
席間,約翰說:“像您這麼成功的人士,一定會非常注意生活的品質,一定需要一份完善的保障計劃。您幫助了我朋友,您一定也會幫助我的。我這裏有一份保險計劃書,請您留意看一下。”這位文化名人麵對約翰的盛情,實難拒絕,於是接過保單。
幾天後,約翰不斷地打電話和親自拜訪,終於簽下了一張保單。同樣,馬克也以同樣的方式向約翰的保險客戶推銷汽車。這就是朋友之間一起分享人脈資源的成功例子。
想一想,目前你的人脈網有多大,你想擴展你的人脈資源嗎?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可以限製你的人脈網到底能多大,唯有你自己可以決定。它可以無限大,也可以無限小,這要看你的努力程度了。甚至於你的人脈網可以是這個星球上的總人口。
學會與你的朋友共享人脈資源,當你們互相交換人脈網時,你們可以各自擁有更加豐富、完善的人脈資源。
要實現人生的夢想,單打獨鬥是行不通的,你需要與其他人攜手合作,把大家的才華、技能、所學的知識、所受的訓練與所有的專長都集中起來,大家朝同一方向努力,沒有什麼事情是不能完成的。但是,一定要記住:與大家共享榮譽。因為項目做得漂亮,外界的掌聲、關注肯定少不了,權力和利益也隨之而來。凡是出過力的人,你都要讓他們覺得“與有榮焉”。他們的成功,有你參與,你的成功,讓他們分享,人人都能嚐到成功的甘美。
在團隊中要有團隊合作的精神,一個夥伴的成功,就是大家的成功。你身為團隊中的一員,應盡好自己的本分,與大家同心協力。個人與團隊都有所獲得,創造一種“雙贏”的局麵,你團隊的成就,也就是你的成就,拋開自我,彼此高度信賴,一致為整體的目標奉獻心力,使你所在的工作小組或團隊出類拔萃,大家共享成功的幸福和榮耀。
位於台灣省苗栗廣源科技園區的友旺科技公司,成立的曆史並不久,規模也不大,知名度更不高。但是,在僅有的200名員工中,卻有20多位億萬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