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九) 九月管理者的交流之道 (2)(1 / 3)

(九)九月管理者的交流之道 (2)

正如著名翻譯家傅雷說的:“一個人隻要真誠,總能打動別人的心,即使人家一時不了解,日後便會了解的。”

時代在進步,“指引我們前行的不僅僅是頭上的星空,還有我們自己內心的道德準則。”一些傳統的世界公認的美德,如:正直、善良、腳踏實地、知恩圖報、疾惡如仇,等等,應該廣為宣傳,讓每個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道德觀,加強職業道德建設,讓法律、規章成為我們每個人善德、善心、善行的保護傘,而不是限製善行、保護投機取巧的防護欄。對那些敢於堅持原則、擁有良好道德品質的員工,應加大鼓勵和宣傳,這樣才對整個企業有警示作用。

優秀的管理者應該督促員工成為一個誠信的人。以誠待人,就能在可以信賴的人們之間架起心靈之橋,從而通過這座橋打開對方的心靈大門,並在此基礎上並肩攜手,合作共事。當誠信成為一個團隊的標誌時,這個團隊不僅具有高度的凝聚力,還會贏得客戶及合作夥伴的高度信賴,從而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動地位。

行動指導

誠信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基點。誠信對一個人、一個企業都是無形的財富,是一筆巨大的無形資本,無論是個人還是團隊堅持走正直誠實的道路,必定會實現良好的願景。

不廢大道——要建立健全的企業製度

道德經箴言

原文:大道廢,有仁義;

——《道德經》第十八章

譯文:大道被廢棄了,才有提倡仁義的需要。大道:指社會政治製度和秩序。

企業製度是企業賴以生存的基礎,是企業行為準則和有序化運行的體製框架,是企業員工的行為規範和企業高效發展的活力源泉。一個適合的製度能夠給企業帶來成功和喜悅,而一個粗糙的製度會給企業帶來無窮的失敗和痛苦。

有一天,東芝的一位董事參觀一艘名叫“出光丸”的巨型油輪,由於士光敏夫已去看過9次,所以事先說好由他帶路。那一天是假日,他們約好在某車站的門口會合。士光敏夫準時到達,董事乘公司的車隨後匆匆忙忙趕到。董事說:“社長先生,抱歉讓您久等了。我看我們就搭您的車前往參觀吧!”董事以為士光敏夫也是乘公司專車來的。士光敏夫麵無表情地說:“我並沒有乘公司的轎車,我們去搭電車吧!”董事當場愣住,羞愧得無地自容。

士光敏夫為了杜絕浪費,使製度合理化,以身作則示範搭電車,給那位董事上了一課。

這件事立即傳遍了整個公司。上下員工引以為鑒,漸漸消除了隨意浪費公司物品的現象。由於士光敏夫的以身作則和點點滴滴的努力,東芝公司的情況逐漸好轉並興旺起來。

“己身正,不令而行,己身不正,雖令難從。”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身為一名管理者,要比員工付出加倍的努力和心血,以身示範,以身作則,嚴於律己,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這樣上行下效,公司整個團隊的風氣才會好轉,從而增強公司的凝聚力。

企業的戰鬥力和生命力來源於各級人員良好的精神麵貌、崇高的職業道德和嚴格的規章製度。沒有好的管理,就沒有好的企業。任何公司在運行過程中,都需要完善的管理製度。

現代企業就好比一條正在參加比賽的龍舟,船上的每個人都是決定比賽勝負的關鍵力量。大家劃船的勁能不能使到一處,能否與企業保持步調一致,將是企業能否穩步快速前進的關鍵。千舟競發,隻有團隊合作最好的,才能贏得競爭的勝利。無論是龍舟比賽,還是企業競爭,任何組織想要取得勝利都離不開團隊。而一個卓有成效的製度管理是發揮團隊力量的最佳載體。

但是,要想讓製度生效,管理者首先要以身作則,維護製度的原則性和約束性,不搞特殊化,否則,再好的製度也是一紙空文,連管理者都不去執行,當然無法讓下麵的員工心服口服。

淩駕於製度之上的特殊人物的存在是對製度的踐踏,他會使製度形同一紙空文,寫在紙上,說在嘴裏,貼在牆上,卻無法落實在行動上。管理者要想實現卓有成效的管理,就必須要做到以身作則,因為以身作則最具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