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月管理者的交流之道 (3)
每個人的自尊心都很強,很容易因為某些微不足道的事就感到自尊心受損。如此一來,會反射性地表現出拒絕的態度。所以要對方聽你說話,首先得先傾聽對方要表達些什麼。所謂“說話語氣肯定”並不是指肯定對方說話的內容,而是指留心對方容易受傷害的感受。
3交談要自然、真誠
管理者與人交談的方式,都能為你的名聲和你的成功作出重大的貢獻。如果你對下級講話趾高氣揚,甚至有鄙視的口吻,那下級就會怨恨你。如果你對上級講話過於謙恭,他們就可能認為你缺乏能力或者沒有骨氣,不敢委你重任。
行動指導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既然是交際,那麼語言的個性必須建立在尊重他人的基礎上。這種尊重包含兩個方麵:一是自己說的話要讓對方容易理解;二是在正常情況下,語言的形式和內容都不應侵犯對方的尊嚴。
知和守常——遵守事物運作的規律
道德經箴言
原文: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道德經》第五十五章
譯文:認識淳和的道理叫做“常”,知道“常”的叫做“明”。常指事物運作的規律。
所以,管理者在管理企業時,要遵循一定的規律,不要任意而為。
在1996年,在遼寧有一家這樣的公司,僅僅隻有200人小的公司竟然通過、不懈努力,吞並了擁有上萬人的五家大公司,創造了讓世人為之驚詫的“蛇吞象”奇跡。
該公司的領導曾經自豪地說,正是公司進行了企業文化建設,塑造出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才產生了一種活力和凝聚力,才使得公司能夠誕生出這樣的奇跡。
其實這家企業是一家房地產開發企業,脫胎於大型國有企業的單位,一開始建立的企業文化就是脆弱的企業文化,具體體現在是企業文化大而空。一批虛有其表的中層領導粉墨登場,憑著溜須拍馬的工夫,盡力滿足著領導好大喜功的思想意識,就是為了神化領導意識,誇大領導作用,而弄出一些華麗的句子,卻與基層員工毫無關係。
這家號稱擁有企業文化的企業,隻是扒了企業文化的一層皮,口號式的文化看起來很美麗、聽起來很動聽,但是卻沒有遵循企業發展的規律,缺少實用性,這樣的企業文化隱藏著嚴重的後患。
果然不到五年,這家企業就步履蹣跚,麵臨著生死存亡危機。
龍蝦的脫殼期,是龍蝦實現外殼變革的一個時期,隻有不斷地變革與創新,龍蝦才能保證自己不斷地發展強大。當然,這期間有成長的機會,同時,也充滿了危險。一個企業,也同樣有自己的脫殼期,就是一個企業的戰略轉折點,一個企業的走向轉為下降或上升,出現較大變化的這個轉折點非常重要。
從生命周期曲線上我們看到這樣的點非常多,特別是在兩個階段交替的時刻。每個階段臨界狀態的轉化叫戰略轉折,戰略轉折點也叫危機點,它包括危險和機會。如果能戰勝這一點,突破這個極限,企業就能繼續發展,否則就會走下坡路。
順應商業發展潮流而占據鼇頭。當結構性變化出現時,一如既往的人麵臨被淘汰的危險,而迅速改變的人將迎來機會。對於任何企業來說,對抗大勢必然會失敗。在短期內與趨勢抗爭非常困難,而且長期與趨勢抗爭幾乎是毫無希望。企業管理者應該時刻審視並努力把握未來發展趨勢,以順勢而贏得未來,絕不能因對抗形勢而處於被動。
優秀企業的衰退並非是它麵對變化束手無策,而在於它所采取的行動能否順應時代。在風雲變幻的市場競爭環境中,企業要想贏得優勢,就必須遵循客觀的規律,並能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而迅速調整方針製度,否則就隻能在昨天的教訓上故步自封,白白浪費掉明天的大好機會,導致走向失敗。
行動指導
從實際出發是管理者製定製度、發揚文化必須遵守的重要原則。製定製度要從組織的實際出發,根據組織的構成內容、工作對象、管理協調的需要,充分反映各項組織活動的規律性,體現組織的特點,保證製度具有可行性和實用性,切忌追求時髦,流於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