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識別和解決 (1)(2 / 2)

幾個月後王經理主動提交了辭職申請,任職時間正好是6個月。

員工流動過快的問題困擾這家公司不是一朝一夕了,據總經理講,他已經錯過了許多次大的發展機遇了,他特別懷念創業當初的狀態,二十幾個人效率高得很,一年一大步,幹得活一點都不比現在少。

對於相對複雜的崗位而言,在崗時間不足6個月,就相當於隻開花、不結果,是企業的浪費,也是員工職業生涯的一次敗筆。

員工流動過快的現象,是企業比較普遍的問題,探究對策的人自然很多,共享的經驗也不少,如加薪、增加福利、組織團隊活動、骨幹員工持股、期權製、加大工齡工資強度、加強人力資源部,等等。“處方”越多就越能證明“處方”無效,也有人說這是行業病,沒治。

在一些企業飽受員工流失之痛的同時,也有一些企業仍然在穩步發展,人員規模呈幾何級數增長,為什麼這些企業就沒有這樣的問題呢?我們還是采用透視的方式解析一下問題。

雖然說員工流失的問題在軟件業普遍存在,但是每個企業的情況並不相同,也不是某些企業與生俱來的,它普遍存在於企業發展中的特定階段。與成功解決了這類問題的企業相比,與人員流失問題相伴的一定還有其它問題,如部門配合問題,企業高層人員的心態問題,企業的決策機製問題,最高領導人的行為方式上存在的問題等等。如果將這些情況連鎖起來看,員工流失問題可能不是病根,也不是病因,而是“並發症”。

屬於IT行業的軟件業,技術進步很快,從業人員都很清楚,這是一個逆水行舟的行業,沒有成就、無效工作就意味著能力的下降,時間的價值異常的重要,公司需要出成果,員工個人更需要出成果,否則就會被行業所淘汰。

從此案例的情況來分析也基本可以證實,放開公司辭退的員工不論,主動離職的員工主要是不喜歡公司的環境,不管它是公司的人際氛圍,還是環境與工作條件,總之,在這裏不能做出成果,或者說成效很低。

因此,隻需要解決公司協作的問題,建立有序的工作麵,並有一個基本到位的激勵機製,員工流失的問題應該會自然解決。

解決之道:深入一步,柳暗花明

以上兩個案例僅是人員流失的兩個場景,除此以外,還有“臨陣要價”、“臨陣脫逃”、“神秘失蹤”等各式各樣的情景,這些現象普遍存在於現實中,對這些問題的認識也存在著各式各樣的偏誤。有的公司認為自己的員工缺乏職業道德,忠誠度太低,也有的認為是公司的某些人把公司的風氣弄壞了,也抱怨現在的年輕人的價值取向有問題,隻圖享樂、沒有奉獻精神,更有甚者認為公司的風水不好,要搬家。總之沒有深入解析問題,要麼帶病亂投醫,要麼放任自流、鋌而走險。

將各式各樣的人員流失的問題彙集起來,我們能夠更清楚地看到,什麼是表麵問題,什麼是實質問題。

人員流失問題是最表麵的問題,要這個問題解決必須找到其成因,大多數經理人都會將其轉變為忠誠度、道德水平、薪酬水平、環境氛圍等進一步的問題,並在這些問題上下功夫。在招聘過程中,特別注意求職人以往的任職經曆是否太短,下功夫做前任調查;參加薪酬調查活動,密切關注行業薪酬水平動態,適時進行薪酬調整以保持對外有競爭力;對員工進行教育引導,捕捉各種機會,倡導以公司為家,愛崗敬業;開展團隊活動,加強員工溝通,組織拓展訓練,提高員工心智水平,等等。

一般情況下,上述努力都能收到成效,有些還能徹底解決人員流失的問題,但是,也有一些公司就收效甚微。對於這些公司就有必要進行進一步的解析,這樣原來第二層的問題就會轉變為第三層的問題:用人標準的設計問題,忠誠觀的調整問題,事業舞台的優化問題,企業根本的用人觀的問題和激勵機製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