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走上前來,向父母報告幼兒園裏的新聞,說他又學會了一樣新東西,想在父親麵前顯示顯示。他打開抽屜,拿出一把小刀,又從冰箱裏取出一隻蘋果,說:“爸爸,我要讓您看看裏頭藏著什麼。”
“我知道蘋果裏麵是什麼。”父親說。
“來,還是讓我切給您看看吧。”他說著把蘋果一切兩半———切錯了。我們都知道,正確的切法應該是從莖部切到底部窩凹處。而他呢,卻是把蘋果橫放著,攔腰切下去。然後,他把切好的蘋果伸到我麵前:“爸爸看哪,裏頭有顆星星呢!”
真的,從橫切麵看,蘋果核果然顯一個清晰的五角星狀。許多人一生不知吃過多少蘋果,總是規規矩矩地按“正確”的切法把它們一切兩半,卻從未疑心過還有什麼隱藏的圖案!
一項在1985年發表的調查報告認為,創造力與智力是兩種相對獨立的能力,智能高的人創造力未必強。但是專注於藝術創作,或致力創造新科技、新思潮的人,都覺得創意與智能是不可分割的。另一項研究也發現,一般人認為有創造力的人,分析能力和意誌力也很高。創造力強的人,懂得辨別多種思想和事物的異同,並善於整理舊理論,推陳出新;在做判斷時,他們會衡量各種處事方法的利弊,然後果斷地做出決定。此外,他們奮鬥心強,幹勁十足,肯為自己的理想付出努力。
在一般人心目中,創造力充沛的人是不會拘泥於世俗傳統的。相反,他們敢於質疑約定俗成的規範,並懂得欣賞和創造新思想、新事物。
因此,創造力不是一種浪漫的、凡人不可高攀的、與智能、毅力毫不相幹的能力。相反,它是一種紮根於生活,可以用來達到個人目標的能力。創造力高的人固然具備破舊立新的素質,但這些素質仍需依賴個人的知識、智慧和意誌力做藥引、做燃料,才能提煉出創新的成果。
心理學家對創造力的本質持有相似的看法。有人把創造曆程比擬為拿個人心力資源做投資,成功的重點在於懂得低買高賣。低買者,就是能準確地捕捉有發展潛力但卻不被大眾注意的思想,並孜孜不倦地把這些思想潛力發揮出來。高賣者,就是待思想發展成熟後,以高姿態將它向外推銷,贏取大眾的讚許。這種低買高賣的例子,在藝術、科學、商業界中屢見不鮮。以早年的畢加索為例,當時印象畫派大盛,而他在印象畫派的造詣也很深,但他卻毅然嚐試建立主流以外藝術。經過一番磨煉,作品以高姿態麵世,廣受大眾青睞,使他成為一派宗師。
按這種低買高賣論,具有創造力的人要有銳利的眼光,能判斷哪些思想有發展潛力,哪些是沒有價值的糟粕。
作為人和動物最根本的區別的創造力,在人類發展曆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謂創造力,是指根據一定目的,運用一切已知信息,產生出某種新穎、獨特、有社會和個人價值產品的能力。這裏的產品是指以某種形式存在的思維成果,它既可以是一種新概念、新產品,也可以是一項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
創造力是由一般創造力、知識經驗、特殊創造力和非智力因素四大要素構成。這四大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決定了創造力的總水平。這四個要素各自對創造力的作用分屬於不同的層次。
一般創造力在一切創造活動領域都有作用,是代表創造者心理能力水平的最普遍的創造力。一般創造力水平較高的創造人才可以在不止一個領域表現出創造力。知識、經驗的作用在其普遍性上低於一般創造力,但它是一般創造力的基礎。具體地說,知識是智力的基礎,而創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現。當然,知識、經驗對特殊創造力和非智力因素影響也不可低估。特殊創造力的普遍性低於前二者,例如一個畫家的形象記憶力、色彩鑒別力、視覺想像力等特殊才能,隻有在繪畫創造方麵有意義。非智力因素比較特殊,它隻與創造的個別活動有關。拿動機來說,它在推動人主動地啟動創造活動方麵的作用是巨大的;興趣隻在維持創造力的熱情和投入上有明顯作用。
在智商的構成因素中,創造力是最高形式的體現,它也是個人智慧的集中表現形式。一個人的成功與創造力有很大的關係,試想想,一個不能創新和發揮才能的人,怎麼能夠有所作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