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沒有創新就沒有成功(3 / 3)

他很清楚自己的工場規模小,要掙到大錢是不容易的。資本少,規模小,人力資源又不夠,無論從哪一方麵都不能和強大的同行相抗衡。

那麼,如何改變這種局麵呢?

羅賓麵前擺著兩條路:

一是提高鞋料的成本,讓自己的產品能在質量上勝人一籌。然而在現在這種狀況下,自己的成本原本就不比別人的低,再提高成本,那麼隻能虧本了。因此,這條路現在根本不可取。

再有就是在款式上下功夫。隻要自己能夠翻出新花樣、新款式,不斷變換、不斷創新,就能夠為自己打開一條新的出路。羅賓認為這個主意很好,並決定走這條道路。

隨後,他立即招集工場的十幾個工人開了個皮鞋款式改革會議,並要求他們各盡所能地設計新款的鞋樣。

羅賓還特設了一個獎勵辦法:一旦設計出的樣式被公司采用者,可得到1000美元的獎勵;若是通過改良被采用的,獎勵500元;就算沒被采用,但別具匠心的仍可獲得100美元。

號召很快地被響應,沒過多久被采納的3款鞋樣便試行生產了,當然這三名設計者也得到了應得的3000美金的獎勵。

第一批生產出的產品,被送往各大城市進行推銷。

顧客都很喜愛這些款式新穎的皮鞋,這些皮鞋在不久的時間內便搶購一空。

兩個星期後,羅賓的工場便收到了2700多份訂單,這使得工人們也加班加點起來。生意越做越大,公司已在原來的規模上,擴充成18間規模龐大的工場了。

不久,危機又出現了,當皮鞋工場一多起來,做皮鞋的技工便顯得很缺乏了。其他的工場都出重資挽留住自己的工人,就算羅賓提高工資也不容易把工人從其他工場拉過來。沒有工人,工場將難以維持,這是最令羅賓頭疼的事了。他接了不少訂單,但如若在規定的期限內,他交不上貨,那麼他將賠償巨額的違約金。

羅賓為此煞費腦筋。

他召集18家皮鞋工場的工人開了一次會議。他堅信,三個臭皮匠將頂個諸葛亮,眾人協力,定可以把問題解決。

羅賓把沒有工人的難題告知大家,並宣布了那個動腦筋有獎的辦法。

會場陷入了寂靜,人們都在埋頭苦想。

沒過多久,一個不起眼的毛頭小子舉起了右手,在羅賓應允後,他站起來發言:“羅賓先生,沒有工人,我們可以用機器來造皮鞋。”

羅賓還未表態,下麵就有人嘲諷說:“小子,用什麼機器造鞋呀?你能給我們造台這樣的機器嗎?”

那小工聽了,怯生生地坐回了原位。

這時的羅賓卻走到了他的身旁,然後挽著他的手把他拉到了主席台上,朗聲向大家宣布:“諸位,這孩子說得不錯,盡管他還造不出這種機器,但這個想法很關鍵,很有用處。隻要我們沿著這個思路想下去,問題肯定會很快解決的。”“我們永遠不能安於現狀,不能把思維局限於一定的框架之中,這樣我們才可以持續創新。現在,我宣布這個孩子可獲得500美元獎金。”

過了4個多月,通過大量研究和實驗,羅賓的皮鞋工廠中的很大一部分工作已經被機器取代了。

羅賓·維勒,這個美國商業界的奇才,就象一盞指路明燈照亮了美國商業界的前途。

創意,是經營者致富的捷徑,企業家之間的競爭總是在這上麵體現出來。

商海茫茫,隻有那些獨具創意有開拓精神的水手才能抵達勝利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