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原野上那些純潔的野百合吧,它們盡管隻是靜靜地站在那兒,並不隨風搖曳,然而,即使拿所羅門的榮耀與之相比,不也隻是其中的一枝嗎?”
當那些野蠻的洗掠者如風卷殘雲般橫掃希臘大地,大肆褻瀆她的神廟和殿堂,並瘋狂地破壞精美的藝術珍品時,即便他們的心靈仍然處在蒙昧和野蠻的境地,但在如此震撼人心、攝人心魄的珍美藝術品之前,他們也在某種程度上被感化了。他們摧毀了古希臘精美絕倫的雕塑,這是事實;但是,美的精神並沒有因此而滅絕,它仍然象熊熊燃燒的火炬一樣,照亮了那些愚昧的靈魂,即便是最野蠻者的心靈深處,一種新的力量也正在滋生複蘇。正是在古希臘藝術表麵上的消亡後,羅馬藝術得以誕生。摧毀了古希臘雕塑的野蠻者的棍棒是無法法與菲迪亞斯和普拉科西特利斯(兩者都是古希臘的雕刻家——譯者注)手中的鑿子相抗衡的。
在羅馬人征服希臘並將她璀璨奪目的藝術瑰寶掠奪回羅馬之前,意大利是稱不上有什麼藝術的。
事實上,為整個精美的羅馬藝術奠定基礎的正是“馬之頭”、“農牧神的大理石雕象”、“垂死的鬥劍士”、“正從 腳上挑荊棘的男孩”等著名的希臘作品。這些作品和精美的羅馬大理石結合在一起,簡直就是如魚得水、天衣無縫,它們最早喚醒了意大利人沉睡著的藝術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