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的最大好處不總是在於我們所記得的內容,而在於它們的啟迪,它們對塑造性格的巨大影響。
“你不是在圖書館,而是在你自身、在你的自尊、在你履行責任的意識中找到?青春泉、長生丹?和所有其他永葆生命活力的東西。”格列高裏說,“閱讀一本好書是件意義重大的事——甚至比過好的生活意義更重大——讀好書能產生一種能量,防止人的衰老。”
造成人與人之間不同的並不隻是能力、教育和知識。僅僅具備知識並不意味著就具有力量;沒有融入血液之中的知識,不能解你燃眉之急的知識用處都不大,在緊要關頭都幫不了你。
實際上,一個人所受的教育必須在他的學習過程上成為他本身的一部分。所有的教育必須被轉化為力量。那些已經融入一個人體內的、隨時可用的少量知識要比空泛而無用的大量知識能成就更多的事業。
格萊斯頓的經曆最好不過的說明了書籍能帶給一個人的好處和一個人該怎樣對待他的書籍。格萊斯頓本身要比他的職業生涯偉大得多。他超乎議會之上,越出政治之外,不斷成長著,他對於智力的發展抱有極大的熱情。毫 無疑問,他那獨特的天賦也適合在教會工作,或者他也可以在牛津、劍橋做一名出色的教授,但是時勢把他推上了政治舞台,於是他立刻順應環境對自己做了調整。他是個博學多才、善於讀書的人,他通過書籍和生活思索著自己的人生道路。
愛好讀書、進入書的世界,其中一個巨大好處就在於書籍能使人精神放鬆,使人鎮定自若。
遠離我們自己的事務,遠離煩惱、羞辱、沮喪、灰心,隨心所欲地進入一個美麗快樂的世界,這是一樁多麼奇妙的事啊!
如果因為重大打擊或痛苦而變得心灰意懶,那麼就要把心情恢複到最佳平衡點和正常狀態,就得把它置放在一個理智的環境裏——一個積極向上、令人振奮的環境裏,而好書是很容易提供這種環境。有一些人,他們曾飽受精神折磨,心理幾乎要失去平衡了,但是後來他們被偉大的書籍吸引住了,書的勸喻力量使他們的心理狀態發生了徹底的改變。
我們隨處可見一些富有的老頭,他們要麼坐在俱樂部裏,抽著煙,望著窗外,要麼在旅館裏懶懶地躺著,要麼到處旅行,充滿不安,不知道該拿自己怎麼辦,因為他們從來沒有為他們的這部分生活時間做過準備。在年輕時,他們把所有的精力和心誌都灌注進了他們的業務當中。
有一位年老的紳士,他是一個精力充沛的商人。他一直密切關注著重大事件的發展情況,在他整個繁忙的職業生涯中,他一直對世界上發生著的事情了如指掌。現在他退休了,快樂得象個小孩,因為他一直是個出色的讀者,他對人們充滿了愛心。
當然也有人並不這樣看,比如杜萊先生就說過:“閱讀不是思考;閱讀隻不過是上床休息大腦之前要做的事而已。”
然而,我更願意引用那個多才多藝的英國人羅斯伯裏勳爵的話。在韋奇爾德鎮卡內基圖書館落成典禮的發言中,他就書籍的價值作過一段精辟的論述,他說:
“書籍有可能本身就是最終的目的,那就是在勞累過後幫助人恢複元氣。當讀者腦醒神提、意氣風發,馳騁於幻想世界,世事紛擾皆拋腦後,這時書籍的意義就遠非工具二字所能形容的了。它本身就成了目的,它使人神清氣爽,逸興遄飛。無論是參考書還是學理作品,愛書之人在疲憊不堪的時候走近它,倒在某個偉大作家的雙臂之中,被他托舉進一個嶄新的天地,在那裏他忘了傷痛,悉心調養,再返回這個世界時,他的精神麵貌已煥然一新了。”
阿特金森教授問道:“誰能夠高估好書的價值?培根優雅地把書籍稱為思想的紋理。它們漂過時間的海洋,安全地滿載著珍貴的貨物,傳給一代又一代人。書籍是最優秀的頭腦賜予我們的曆史和今天的最高智慧;書籍是遠遠超過我們本身的精神禮物,把受寰宇之美激發的豐富思想和想象力的結晶賜予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