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好書的強大動力(1 / 1)

許多人仍然認為,閱讀虛構作品對年輕人沒有好處。他們相信;年輕的頭腦在讀了虛構的東西,讀了僅僅是想象的英雄故事之後,精神麵貌就會發生扭曲。應該澄清的是,這種觀點是片麵狹隘的。持有這一觀點的人不懂得想象力的積極作用。他們沒有意識到,許多我們在孩提時代所崇拜的虛構的英雄們給予我們的影響,甚至要比一些現實生活中的英雄大得多。

在我們看來,狄更斯筆下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要比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曾遇到的人更真實。他們伴隨過千百萬人的一生,對他們產生過良好的影響。我們身邊有許多人認為,如果拋棄這些虛構的人物並拒絕受他們的影響,將是多麼大的不幸啊!

有時候,讀者會被一部虛構的作品深深吸引,變得膽識過人、勇氣可嘉、深思熟慮、鋒芒漸露,於是,他們能夠努力完成過去缺乏足夠動力去完成,或根本無力完成的事情。

這就是小說的巨大價值之一。如果這是一部優秀的小說,那麼,它就能磨礪人的精神與道德修養;就能增進人的勇氣,激發人的熱情;就能拂去思想的灰塵,使人在應 付人生難題時更加遊刃有餘。

不止一個消沉頹唐的心靈在讀了一個好的浪漫故事之後,重新振作起來,獲得了新生。有一部小說,名叫《神奇的故事》,它就幫助過成千上萬個消沉頹唐的心靈,在這些人準備放棄鬥爭時,給了他們新的希望,從而造就了他們的新生。

閱讀好的小說對想象力是一種極好的鍛煉。小說通過暗示激發想象力,大大地增強它的描繪功能,使它保持新鮮、活躍和健全。一個健全的想象力在每個理智、崇高的人的生命中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它使我們能夠忘卻最痛苦的曆史,忘卻我們的錯誤、失敗與不幸造成的所有悲慘記憶;它幫助我們忘卻煩惱憂愁,隨心所欲地滑入一個我們親手構建的嶄新世界——個最美麗、最崇高的世界。想象力能夠替代財富、奢侈品和其他東西。不論我們多麼窮困,多麼不幸——甚至是重病臥床不起——我們都可以借助想象力周遊世界,為自己創造最美妙的事物。

約翰·赫歇耳爵士講過一個逗人的笑話,說明讀書能夠帶來多麼大的快樂:在某個山村,有個鐵匠得到一本理查遜的小說《帕美勒》,他經常坐在鐵砧上朗聲念給一大群專注的聽眾聽。這絕不是一部很短的小說,但是他們耐心地聽完了全部內容。“最終,當命運出現轉機,男女主人公喜得重逢,並永遠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時,人群中歡聲雷動,他們打開了教堂的門,敲響了教區的鍾。”

《心靈》雜誌的編輯不久前說:“那個冬夜的老房子裏,往事曆曆在目。窗簾垂落,爐火送出怡人的溫暖,台燈送出柔和的光芒。十五歲的少年正孜孜不倦地讀著借來的一卷航海故事。他連續讀了幾個小時,專心致誌,渾然忘我,直到父母被這反常的寂靜吸引到他身邊。他們看到,這個男孩因為強抑著內心的激動,全身都戰栗著。於是父親的手放在書卷上,堅定地台上了它,並警告說,五年之內不許看小說。於是,少年上床睡覺去了,他喜憂參半,不知自己是戴上了鐐銬還是獲得了自由。”

“實際上二者他都得到了,因為那個不問青紅皂白的命令禁止他在一段時期內讀那些令他異想天開、增強他表達能力的作品,使他不致於陷得太深無法自拔;同時它也使曆史上的英雄人物成為他的夥伴,並且把他在想象的文學世界裏的一次次遠足保留到更為成熟的年齡。這種想象力雖然可能把一個年輕人帶入極樂的天堂,也很容易把他送到地獄中去。”

“從沒有什麼時候對小說的需求量象現在這樣大,它的用武之地也是前所未有的,沒有什麼能象生活本身那樣有吸引力。但心靈渴望的不是生活本身,而是生活應該達到的那種境界。我們需要的不是脆弱,而是力量;不是平凡,而是卓越。大師們擁有最深沉的激情、最細膩的柔情和最聖潔的希望,在他們手中,小說能夠把這些精神力量刻畫得富麗堂皇,崇高昂揚。我們有目共睹,在曆史上,小說隻在一代人的時間內就完成了布道者一個世紀都無力完成的工作。意識到這一點,就可以確鑿地說:沒有哪個哲學家的理論、哪個布道者的希望、哪個聖徒的祈禱最終不是采取了故事的形式。小說有翅膀,而邏輯卻是沉甸甸 的。玄學家得花上一個小時解釋他的前提,而小說家們在這段時間裏早已達到了目的——而且身後還促擁著熙熙攘攘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