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天天說話,不見得你會說話(1)(1 / 3)

會說話不是一件容易事在美國,有人曾以“你最怕什麼”的問題調查了3000人,結論顯示,大家最怕在眾人麵前講話。有人坦然承認自己的膽怯,而且對此頗為苦惱,“我總是不敢在人麵前講話、發言,那會使我心跳加快,腦中一片空白……”不過,往往每一個說話膽怯的人都以為怯場的隻有自己,以為別人並不怯場,總是在想,“為什麼隻有我會這樣呢?”

其實,怯場並非某個人的特有現象,而是許多人如此,隻不過我們沒有注意到別人怯場的狀態而已。

每當打開電視時,我們往往會為那些瀟灑大方、表達自如的節目主持人所折服;每當擰開收音機時,也往往會為那些口若懸河、音色優美的播音員所傾倒。其實,他們並非我們想象得那樣說話時毫無顧慮、應付自如,他們也常常怯場。據聞,日本某演員臨近自己拍片的時候就想上廁所,甚至一去就是半小時。美國某播音員最初每臨播音,都要先到浴池去洗一個澡,如果不這樣,播音時就不能鎮定自若。如果碰到外出進行現場直播,他便不得不提前到達目的地,並在直播室旁尋找浴室。

去年5月份,“電音天後”LadyGaga在美國紐約出席了負有“時尚界奧斯卡”之稱的2010時尚藝術盛典,並擔任表演嘉賓。然而,令所有人都感到驚訝的是“久經沙場”的LadyGaga竟然也會因怯場而拒絕走出更衣室,拒絕登台。一位消息人士在接受《紐約郵報》采訪時透露說:“她當時真的不敢出來,朋友進行勸說,裏奧·科恩(華納董事長)也進行勸說,但是都沒有用。”最終美國著名脫口秀天後奧普拉·溫弗瑞說服了她並讓其最終登台表演。

陳魯豫剛開始主持《音樂無限》時,她覺得自己不喜歡娛樂,對整天介紹劉德華什麼歌好聽之類的事情感到厭煩,正好老板把她叫過去,說:“公司準備開一檔清晨的新聞節目,你來做,好不好?”

正考慮轉型的陳魯豫知道這是一個機會。然而,天生內向的她,怎麼也覺得主持新聞節目是一種折磨,還專門為此去請教了竇文濤,才下定決心去做。

雖然決心是有了,可是一開始的時候,還真是頗費工夫,因為她還是非常害怕,第一次演練以她張口結舌而結束,第二次演練她把所有的報紙頭版背了下來,卻急壞了導播:“魯豫,你念一份報紙就用了5分鍾,我們的節目總共隻有半個小時啊!”緊張的陳魯豫差點臨陣脫逃。不過,幸好直播的時候陳魯豫做好了,做完節目之後的她放聲大哭,這哭聲裏既有高興,也有連日來的辛酸,以及對直播的害怕。

由此可見,說話膽怯是一種非常正常、極其普遍的現象。它有可能發生在一個人的任何一次與他人的交談中,而絕非個別人在語言方麵的缺陷。如果有誰不論在何種場合都毫無氣色變化,心髒的跳動也完全沒有變化,那才是異常。

要在大庭廣眾麵前自然、流暢地說話的確很不容易,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種挑戰。做演員的尤其能體會到這點,對於那些生性羞怯、不善言辭的人來說更是困難。其實要想克服怯場的毛病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平時多加練習,與陌生人大膽交往,與親近熟悉的人交談,多聽別人當眾講話等等。在演講的時候,對聽眾視而不見。就是自己在發言前,心中有聽眾,但在發言時,眼中不能有聽眾,按自己的意圖去表達。所以,隻要抱定豁出去的心態,人的怯場心理也就會煙消雲散了。

會說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僅僅在於多數人的怯場心理,還在於你有沒有掌握說話的技巧。有位作家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是人才不一定會說話,但是會說話的人必定是人才。”在當今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擁有“會說話”的能力,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人的一生中,哪怕是做一件多麼微小的事情,都少不了溝通與交流。而人與人之間交流思想,溝通感情最直接、最方便的途徑就是語言。隻有通過出色的語言表達,才可以使相互熟識的人之間產生濃厚的情意,愛之更深;使陌生的人產生好感,結成友誼;可以使意見分歧的人互相理解,消除雙方的矛盾;可以使彼此怨恨的人放下心裏的不快,彼此友好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