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際交往中,會說話的人將會非常受歡迎,能輕鬆地與別人融洽相處,在社會交往中如魚得水。因此,有人說,會說話是成就一個人一生的寶藏。在日常生活中,會說話不僅會給你帶來愉悅和歡暢,還可以幫助你在工作和事業中巧妙地表達自己的意見,闡明自己的主張,融洽人際關係。會說話的人能把平平常常的話題講得引人入勝;嘴笨口拙者即使講的內容非常好,聽起來也會覺得索然無味。在工作上,有些建議,會說話的人一說就通過了;而那些不會說話的人卻連訴說的對象都沒有。因此,有些偉人才說:“會說話是打開成功大門的一把金鑰匙。”
學說話之前,先學會聽話
有一句民諺說:“聰明的人,借助經驗說話;而更聰明的人,根據經驗不說話。”西方還有一句著名的話:“雄辯是銀,傾聽是金。”中國人則流傳著“言多必失”和“訥於言而敏於行”這樣的名言。可見在語言溝通中,學說話之前,一定要先學會“聽話”。
央視《麵對麵》節目的主持人王誌曾說:“一個會問的人首先是一個會聽的人,會想的人。”反映到電視畫麵上,觀眾看到不是那個正在提問的王誌,就是那個正在傾聽和思考的王誌。麵對不同的采訪對象,王誌總能恰到好處地照顧和調整好對方的心態。王誌在坐下來采訪之前,通常會習慣性地和采訪對象開玩笑說:“我們是來真的,還是來假的?”這一句玩笑就給了采訪對象一個心理預期——哦,我接受你王誌的采訪,我就得準備好接受你的“拷問”,就得講真話。
在正式采訪前,王誌總是先閱讀和消化編導準備的相關資料和問題。這樣,在采訪大方向確定的前提下,正式采訪時王誌就會完全拋開前期準備的資料,按照自己的思路和話題的發展來提問。因此,我們在節目中很少看到王誌像其他采訪記者那樣低頭去看編導準備的問題,因為他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采訪現場的環境中。
要想像王誌那樣成為一個受歡迎的節目主持人,不僅要會說,首先還得學會“閉上嘴巴”去聽。我們很多人在生活中往往隻顧發表自己的意見,而忘掉管好自己的嘴巴。
在對財富排行榜五百強企業的一項調查中,59%的被調查者回答他們對員工提供傾聽方麵的培訓。研究者還發現,在良好的傾聽技巧和工作效率之間存在著直接的聯係,接受了傾聽能力訓練的員工比沒有經過這項訓練的員工工作效率高得多。
在一個冬日的夜晚,傑克和妻子琳達去看一部期盼已久的電影。當兩人全神貫注於銀幕,被其中的情節深深吸引的時候,有兩位年輕男女坐在他們前麵,看樣子像是熱戀中的情侶。不一會兒,前排的女孩開始說話,側著腦袋與身邊的男孩不住咬耳朵。一開始,女孩說話的聲音比較低,隨著電影情節發展,她的興致越來越高,聲音也不斷提高,以至於傑克和琳達完全能聽見她在說什麼。女孩已經看過這部電影,熟知每個情節,所以每當一個場景要出現,她便急忙告訴她的男友——緊隨著,銀幕上果然出現了她的“預料”,她高興得連聲說:“嘿,你看,我說的沒錯吧!”
傑克有些坐不住了,她這樣提前告知影片內容,無疑剝奪了他探索內容的樂趣。傑克一忍再忍,可她一說再說,最後,他不得不拍拍她的肩頭說:“小姐,請你用你的眼睛‘看’電影,我們將很感謝你!”
女孩驚訝極了,臉上帶著明顯的慍色,她向著男友嘀咕幾句,倒是真的不再“預告”影片內容了。
琳達悄悄拉了傑克一下,不無擔心地低聲說:“你惹麻煩了!你看見了嗎,她那位高大的男友肯定不會放過你。”
不出所料,影片中間休息的時候,傑克去外麵買飲料,那位男友跟了出來。想起妻子的話,傑克心裏一緊,真有點後悔剛才的做法。於是他加快腳步,那個男孩卻迅速跟進。最後,那個男孩一把拽住傑克,另一隻手握住他的右手說:“先生,謝謝你。你說出了我想說的話,我實在沒有勇氣對她那樣說。”